打开APP

生物研究

_getArticleList_v1609_0_3_10

Cell子刊:异性同居,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减轻肝损伤

该研究发现,异性同居会重塑肠道菌群,增加肠道细菌 Rikenella microfusus 来减轻急性肝损伤(ALI),为预防和治疗急性肝损伤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2025-05-05

脑机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研发成功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图谱与类脑智能实验室脑机接口与融合智能团队自主研发的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产品——CyberSense。

2025-05-05

Cell子刊:郑嘉烁/张唯佳等揭示铁死亡抑制剂NAC的作用机制

该研究加深了我们对 NAC 作为铁死亡抑制剂的理解,并揭示了 GPX4 可能利用替代还原底物来减轻铁死亡,特别是在谷胱甘肽缺乏的情况下。

2025-05-05

Nature:Xiaoting Wu团队揭示社会效价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为改善孤独症等精神障碍提供了潜在靶点

首次阐明了社会效价的神经机制,初次揭示出个体对社交对象正面或负面印象评估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并发现神经调质血清素和神经降压素可分别调控正性社会效价和负性社会效价。

2025-05-05

Nature Methods:解锁植物细胞壁“功能地图”!“碳标签”——活体感知软硬、酸碱与信号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名为“碳标签”(CarboTag)的创新模块化工具箱。它是一个巧妙的小分子,能够像“导航仪”一样精准、快速地将各种探针分子靶向并结合到活体植物及藻类的细胞壁上,且对细胞毒性极低。

2025-05-04

Sci Adv:揭秘肺癌“新帮凶”!睾丸特异性蛋白BRDT会在肺癌中“兴风作浪”

研究表明,BRDT或许是独立于BRD4的治疗靶点。与BRD4相比,BRDT在肺癌中的表达更具特异性,这意味着它可能成为一个理想的治疗靶点。

2025-05-02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性别差异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揭示了BTZ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存在性别差异,提出了ICAM-1介导的性别特异性免疫通路驱动“血管周围巨噬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信号轴激活,从而诱发女性个体中BTZ相关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理论框架。

2025-05-04

首个桃完整泛变异组图谱发布

研究发现了70.6%的新变异和3289个新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开发了基因发掘新策略,实现了基因及功能变异的“一步定位”。

2025-05-04

Science:北京大学姜长涛/乔杰团队发现能够改善脂肪肝的肠道真菌

该研究构建了基于真菌分离芯片(FiChip)的肠道真菌原位培养及共生性评价系统——FOCUS-G,发现了适应宿主结肠中厌氧环境的肠道共生丝状真菌——嗅镰刀菌(Fusarium foetens)。 

2025-05-04

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新机制

研究揭示了CXCR4在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EBOV)复制周期中的双重作用,为靶向CXCR4的新型抗EBOV治疗策略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202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