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n:血压还没高,大脑已“报警”?科学家揭秘高血压伤脑第一现场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11-19 14:02
来自威尔康奈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开了谜底,研究人员发现,高血压对大脑的“偷袭”早在血压升高之前就已经开始;文章中,科学家们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首次捕捉到高血压初期大脑细胞的“求救信号”。
你是否知道,全球有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而中国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近30%?更令人警惕的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障碍(比如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比健康人群高出1.2至1.5倍。尽管降压药能有效控制血压,却常常无法阻止大脑功能的悄然衰退,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隐形攻击”?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euron上题为“Hypertension-induced neurovascular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威尔康奈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开了谜底,研究人员发现,高血压对大脑的“偷袭”早在血压升高之前就已经开始;文章中,科学家们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首次捕捉到高血压初期大脑细胞的“求救信号”。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中模拟人类高血压过程,并分别在3天(血压未升高)和42天(血压升高并出现认知障碍)时分析大脑细胞的变化。结果令人震惊:
(1)第3天:三类细胞已“中招”:1)内皮细胞:提前“衰老”,能量代谢下降,血脑屏障功能减弱;2)中间神经元:功能失调,大脑兴奋与抑制信号失衡;3)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维护基因表达受阻,神经传导“绝缘层”告急。
(2)第42天:认知障碍显现,伴随髓鞘损伤、轴突传导异常和神经元线粒体功能紊乱。
研究人员强调:这些早期变化并非由血压升高直接引起,而是血管紧张素II信号通路在“作祟”;这意味着,高血压对大脑的伤害是从分子层面“暗度陈仓”。
大脑的“隐形危机”如何发生?
(1)内皮细胞:血管的“守门人”提前退休:内皮细胞是血管内壁的“守护者”,研究人员发现,在高血压初期,其就出现代谢减缓、衰老加速,甚至停止分裂,这就会导致血脑屏障功能削弱,大脑的“安检系统”失灵且有害物质可能趁虚而入。
(2)中间神经元:大脑“交通指挥”乱了阵脚:中间神经元负责调节神经信号的“红绿灯”,一旦功能受损,大脑中兴奋与抑制信号失衡,这就像城市交通陷入混乱;这种失衡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也常见,或许是高血压与认知障碍关联的关键环节。
(3)少突胶质细胞:神经“绝缘层”维护停工:髓鞘是神经纤维的“绝缘外皮”,保障信号高速传导。研究者表示,在高血压早期,少突胶质细胞就“消极怠工”,不再有效表达髓鞘维护基因,长期下去,神经信号传导“漏电短路”,认知功能自然下滑。
希望之光:降压药也能“护脑”?
文章中,研究人员使用临床常用降压药氯沙坦(losartan)干预小鼠模型,结果发现,其能逆转早期内皮细胞和中间神经元的损伤;这就提示我们,针对血管紧张素通路的药物或许不仅能降压,还能直接保护大脑!正如研究负责人Iadecola博士所言:“高血压是心肾损害的元凶,控制血压至关重要;但如果我们能同时阻断其对大脑的早期伤害,将是认知防护的一大步。”
从“降压”到“护脑”的精准医疗
下一步,研究人员将深入探索高血压如何引发小血管早衰,并牵连神经元与髓鞘功能。随着机制逐渐清晰,未来研究人员或能开发出“降压+护脑”双效合一的精准疗法让高血压患者不再“脑”心忡忡。这项研究像一部“大脑受害纪实片”,揭示了高血压在悄无声息中发起的细胞级攻击,同时其也提醒我们,控制血压宜早不宜迟,护脑需从“血压未高时”开始;毕竟,大脑的“青春”,经不起一场“高压”下的暗战。(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Samantha M. Schaeffer,Anthony G. Pacholko,Monica M. Santisteban, et al. Hypertension-induced neurovascular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 Neuron,2025. doi:10.1016/j.neuron.2025.10.01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