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研究

《自然》子刊:鹿茸真有抗衰精华?!中国科学家发现,鹿角胚芽祖细胞衍生外囊泡可显著延缓衰老,抗炎、保护神经、改善认知
EVsABPC来源稳定,可扩增性强,免疫原性低,具有不错的临床转化能力。
Cell Stem Cell:血液干细胞的突变或与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风险降低有关
这项研究通过多维度的实验设计揭示了TET2突变髓系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保护机制。
《自然》:肠菌才是抗癌“司令官”!日本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特定肠菌可激活肠道树突状细胞,远程奔赴肿瘤部位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Akk菌虽说也能促进DCs向效应表型分化再去激活T细胞,但它的激活路径非常单一,只能诱导IRF8表达,相比之下YB328的手段就丰富多了。
北京大学发表腺相关病毒方面的最新Cell论文
这项研究为 AAV 生物学提供了新见解,并为减少与 AAV 载体相关的剂量相关毒性提供了临床可应用的解决方案。
Nat Commun:科学家发现机体肺纤维化的关键调控因子——TREM2
本文研究通过多维度的实验设计揭示了TREM2在肺纤维化中的关键作用。
Cell系列综述:干细胞衰老的五大标志
该综述系统性描述了可用来表征干细胞衰老的五个关键标志——1)静息深度,2)自我更新倾向,3)子代细胞命运,4)再生修复能力,5)群体异质性。
“男男生子”成真?我国学者首次创造出可存活到成年且可育的“双父”小鼠
这两项研究支持了此前关于基因组印记是孤雌或孤雄的哺乳动物胚胎无法足月发育的根本障碍的推测。
Cell:科学家首次培育出具有完整血管网络的微型肺部组织!为肺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见解
这一研究不仅为肺部和肠道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还为个性化医疗和再生医学开辟了新的路径。
A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队发现,强力产ILA的肠菌联合菊粉,可以减少神经炎症和Aβ积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认知障碍
临床前A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中色氨酸代谢基因发生变化,ILA的生物合成减少。补充具有强产ILA能力的Lactobacillus suilingensis联合菊粉,可以有效提高AD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自然·衰老》:全面预测衰老!5万余张“脑片”分析发现,大脑成像数据可预测认知障碍、脑萎缩、老年人身体虚弱、慢性病等等结局
本次研究使用的则是达尼丁研究中,860名参与者45岁时收集的单次T1加权MRI扫描数据,通过包含315个脑结构特征的弹性网回归模型建立了DunedinPAC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