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PD-1时代,免疫联合治疗的「得」与「失」
免疫治疗是癌症治疗的第四大支柱,随着新靶点和新药物的研究,下一步的难点是如何明确合理的组合方法。
《癌症通讯》:又现一员促癌大将!复旦中山医院团队揭示调控乳酸代谢,帮癌细胞教唆巨噬细胞促癌的重要靶点
对巨噬细胞组分的分析显示,敲除或沉默Srsf10显著减少了促癌的M2-TAMs占比,使有利抗癌的M1型TAMs占比上升,且SRSF10表达水平与M2-TAMs典型标志物正相关。
NCB:实体肿瘤诱发两类系统性B细胞异常:揭示免疫治疗新挑战
该研究提示了肿瘤引发的系统性免疫异常存在显著异质性,凸显未来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B细胞和髓系细胞异常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CD:促癌蛋白MYC现致命漏洞!贝勒医学院团队发现,MYC促癌过程中会留下抗癌“把柄”
这项研究找出了MYC驱动癌症的隐藏漏洞,首次提出MYC过度激活会通过RNA分解代谢应激的机制诱导细胞死亡。
《柳叶刀》子刊:“90后”多种癌症发病率暴增2-3倍!美国2千万人数据分析显示,34种癌症中有17种在年轻人中愈发流行
研究者将17种癌症列入年轻人中发病率增加的列表,包括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胆囊和其他胆道癌、肾癌等
靶向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创新治疗策略!APSB:LXH-3-71分子胶介导PHGDH降解
本研究揭示了PHGDH在结直肠癌干细胞中的关键作用,并证明通过分子胶介导的PHGDH降解可以显著削弱结直肠癌的干性和恶性表型。
癌症免疫治疗“水晶球”?iScience:科学家有望利用多模态特征来预测癌症患者接受免疫疗法的效果
这项研究展示了如何整合转录组学数据来全面描绘肿瘤微环境的表型异质性,并预测其在免疫检查点阻断免疫疗法中的命运。
Nat Genet:新发现!神药二甲双胍或能减缓携带癌症突变的正常细胞的生长!
研究结果表明,二甲双胍等常见安全药物可用于预防与PIK3CA突变相关的癌症,特别是对于代谢障碍高风险人群。
《科学》子刊:仁济医院团队发现新的肿瘤“防火墙”,抑制该靶点可协助免疫治疗!
该研究揭示了SDC1在肿瘤免疫逃逸和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关键作用。
更年期时间影响癌症风险?Nature:新发现!对女性更年期时间能产生强烈影响的四大基因与癌症风险也相关
来自剑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迄今为止对女性更年期时间影响最大的四个基因,相关研究结果或为揭示更年期时间和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提供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