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_getArticleList_v1389_0_1_10

华中科技大学发表最新Science子刊论文

这项研究证明,PARPi 和 WEE1i 的序贯治疗使 T 细胞免受严重 DNA 损伤,并激活了癌细胞中的 cGAS-STING 通路,这表明通过改变治疗方案可以优化抗肿瘤免疫和控制肿瘤生长。

2025-08-20

Cancer Cell:卞修武/陈图南/冯华/李飞/王玉海等揭示长距离神经信号促进致命脑肿瘤进展的新机制

这些发现揭示了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瘤之间连接的复杂性,突显了长距离神经调控通路作为胶质母细胞瘤(GBM)有前景的治疗靶点。

2025-08-19

Blood:新发现!即使几个突变细胞也会对血液癌症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少量突变癌细胞对整个造血系统的深远影响,还为未来的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8-19

JCI:关键信号通路的失活或会增强机体抵御肿瘤的免疫反应

本文研究揭示了CDK12/13在肿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CDK12/13抑制剂作为免疫治疗新靶点的可能性。

2025-08-19

血小板外泌体竟藏“促癌因子”!Cell Death Dis:血小板来源外泌体LINC00183借ENO1稳存,驱动结直肠癌进展

本研究发现血小板来源外泌体中的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183通过稳定烯醇化酶1,激活糖酵解,引发组蛋白H3K18乳酸化,上调癌基因GDF15,促进结直肠癌进展,或为治疗靶点。

2025-08-16

癌症“信使”添新证!Tumor Adv Sci:肿瘤囊泡携miR-485-3p伤心肌,线粒体受损加剧缺血再灌注危害

本研究发现癌症通过释放富含miR-485-3p的细胞外囊泡,抑制心肌细胞中 PPARGC1A/PGC-1α,加剧线粒体损伤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首次揭示该机制。

2025-08-15

复旦大学科研新发现:胃癌标志物身兼两职,助力精准医疗

本研究结果不仅为胃癌进展的分子基础提供了新的见解,还强调了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来源的外泌体 CCT6A 在重编程肿瘤微环境中的关键作用。

2025-08-18

《癌细胞》:教科书又要改了!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树突状细胞竟能清除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促进T细胞入瘤抗癌

树突状细胞不仅能通过呈递抗原激活抗肿瘤免疫,还能通过“铲恶锄奸”改善抗肿瘤免疫。

2025-08-18

ACS Sens新发现:红细胞膜“加持”的纳米平台,高效捕获并量化细胞外囊泡,助力疾病研究

本研究构建出肽工程化红细胞膜伪装的仿生纳米平台,实现了细胞外囊泡的高效捕获、无损释放与电化学定量,且能保持其生物活性,为相关生物医学和临床研究提供了有效工具。

2025-08-15

《自然·医学》:高准确率AI读片识突变!新型AI模型基于常规病理切片检测EGFR突变,临床环境中AUC近0.9

用一张切片预判突变风险——这不仅是技术的革新,也是精准医疗向前迈出的关键一步。

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