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研究
上海药物所×临港实验室合作发表Cell论文:基于结构发现新型抗抑郁小分子
该研究鉴定了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内向开放构象特异性变构位点,提出了靶向该构象的抑制剂识别新机制——“瓣膜模型”。
Science子刊:卞修武团队发现增强CAR-T细胞抗肿瘤效果的基因修饰策略
该研究发现,敲低 NR4A3 可增强 CAR-T 细胞抗恶性胶质瘤的能力,但该能力会因持续抗原暴露诱导的 T 细胞耗竭而减弱,在此基础上增强 FOS 表达,能够逆转上述 T 细胞功能耗竭。
情感传染!南方医科大学最新论文登上Science封面
该研究证实,熊蜂中存在着积极情感传染,一只熊蜂的积极情绪状态会被另一只熊蜂迅速捕捉,从而影响其行为决策。该研究还发现,熊蜂中的情绪传染可通过纯视觉信号传递,无需身体接触。
河南中州实验室发表Nature Metabolism论文:揭开大脑髓鞘再生修复的关键
该研究表明,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中的 ALDOC 在第 14 位赖氨酸位点(ALDOC-K14)发生乙酰化修饰,这致使溶酶体葡萄糖感应的 AMPK 通路无法正常被激活。
《科学》:膳食脂肪重塑昼夜节律!加州大学科学家发现,饮食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会影响昼夜节律,是人体生物钟与季节匹配与否的关键
在食物更丰富、更容易摄取到脂肪的夏季,PER2磷酸化增加,使机体更适应夏季较长的光照周期。
华中师范大学最新Cell子刊论文:开发治疗白血病的多肽类药物
该研究开发了 WDR5 内源性微蛋白结合剂(EMBOW)来源的多肽抑制剂,通过特异性靶向 WDR5-MLL1 抑制白血病进展,且具有低毒性。
Science:肾脏应激源引起的线粒体DNA突变可能有助于预测未来的器官衰退
结果表明突变可以预示随时间累积的损伤,并可以预测那些肾功能仍相对良好者的功能衰退。此外,突变负荷独立地预测了未来发生AKI事件的可能性。
《神经元》:科学家首次发现,TREM2-T96K突变与女性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相关!
来自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团队讨论了Trem2T96K突变在AD中的作用机制。
Nature Genetics:告别拷贝数“估算”时代——ctyper如何利用泛基因组破译重复基因的序列天书?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 `ctyper` 的创新计算方法,它巧妙地利用泛基因组(pangenomes) 的力量,首次实现了对这些复杂重复基因进行高精度、序列解析的基因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