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纳米“充电宝”问世!PNAS:2-4 倍高效供能,受损细胞重获新生

  1. 线粒体
  2. 能量
  3. 细胞模型
  4. 二硫化钼花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11-24 15:11

来自德州农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有望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形似花朵的纳米材料成功将普通干细胞改造成“线粒体生物工厂”,让其能为邻近的受损细胞“充电续命”。

如果把人体细胞比作微型城市,那么线粒体就是这座城市的 “发电厂”。随着年龄增长、疾病侵袭,这些发电厂会逐渐老化、停工,导致整座城市陷入能源危机——这正是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心力衰竭、肌肉萎缩等病症的核心根源。

据统计,全球有数千万人受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疾病困扰,心血管疾病每年更是导致约 1790 万人死亡;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些 “能源短缺型” 疾病正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巨大挑战。传统药物往往只能缓解症状,无法修复细胞的 “发电系统”。

但如今,发表在国际顶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题为 “Nanomaterial-induced mitochondrial biogenesis enhances intercellular mitochondrial transfer efficiency” 的研究,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新希望。来自德州农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利用一种形似花朵的二硫化钼(MoS2)纳米材料,成功将普通间充质干细胞(hMSCs)改造成 “线粒体生物工厂”,让其能通过细胞间 “能量捐赠”,为受损细胞 “充电续命”。

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 “动力核心”,负责产生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货币 ATP。当它数量减少或功能受损时,细胞就会陷入全面能源危机:神经元因能量不足出现认知衰退,心肌细胞因动力匮乏导致收缩无力,肌肉细胞因供能短缺引发肌无力。更棘手的是,受损线粒体还会释放大量活性氧(ROS),加速细胞衰老甚至凋亡。目前的治疗方法大多停留在缓解症状层面,无法从根本上重建细胞的 “发电网络”。

其实自然界中,细胞早已进化出相互救助的本能——健康细胞会通过纳米级的隧道 nanotubes(TNTs),向受损邻居 “捐赠” 健康线粒体。但这个自然过程效率极低,就像停电城市里只有少数家庭有发电机,还只能分出零星电力,根本无法应对严重的细胞损伤。而MoS2纳米花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这种花状结构的纳米材料,核心奥秘在于其表面的原子级空位。当这些 “纳米花” 进入间充质干细胞后,会立刻发挥双重作用:一方面,原子空位能高效清除细胞内的有害 ROS,减少氧化损伤;另一方面,这种清除作用会激活细胞内的 SIRT1 信号通路,进而上调 PGC-1α 和 TFAM 等关键分子——这两种分子是线粒体生物发生的 “总开关”,能启动线粒体的 “批量生产”。

实验结果显示,经过MoS2纳米花处理的干细胞,线粒体 DNA(mtDNA)拷贝数翻倍,线粒体质量显著增加,真正变成了高效运转的 “线粒体生物工厂”。更重要的是,这些干细胞向受损细胞转移线粒体的效率提升了 2-4 倍,对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等能量需求高的细胞,转移效率甚至能达到原来的 3-4 倍。

尺寸可调二硫化钼纳米花的合成与表征

在细胞实验中,这些 “超级供能干细胞” 展现出了惊人的修复能力。面对抗霉素 A(抑制线粒体复合体 III)、CCCP(破坏线粒体膜电位)等诱导的损伤,接受线粒体捐赠的受损细胞,ATP 产量快速恢复到正常水平,线粒体 ROS 水平显著降低,膜电位也逐渐稳定;针对化疗药物多柔比星(Doxorubicin)导致的心脏毒性——这是临床化疗中常见的严重副作用,“线粒体生物工厂” 捐赠的健康线粒体,能显著降低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率,减少凋亡诱导因子(AIF)释放,同时几乎完全清除线粒体特异性 ROS,让受损心肌细胞重获活力。

更令人欣慰的是,MoS2纳米花具有极高的生物相容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₅₀)高达 200-250μg/mL,在有效浓度下不会影响细胞周期,且纳米花本身不会被转移到受体细胞,仅在供体干细胞内发挥作用,安全性得到充分验证。

这项技术的突破之处,在于它没有强行向细胞注入外源线粒体,而是通过纳米材料唤醒细胞自身的修复潜能,巧妙 “借力打力”。与现有方法相比,它的优势十分突出:一是作用机制精准,通过激活天然信号通路,避免外源物质排斥;二是转移效率高,针对不同类型受损细胞实现 2-4 倍供能提升;三是适用范围广,对神经、心脏、肌肉等多种组织的受损细胞均有效;四是安全性优异,纳米材料生物相容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尽管目前仍处于细胞实验阶段,但它的应用前景已令人振奋: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可为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患者的受损神经元补充能量,延缓认知衰退;在心血管领域,能帮助心肌梗死后的缺血心肌细胞恢复动力,促进心脏修复;在肌肉疾病领域,可治疗年龄相关性肌肉流失和肌营养不良症;在肿瘤治疗中,还能减轻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的线粒体损伤,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开发能从根本上修复细胞 “发电系统” 的技术愈发迫切。这项研究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未来或许只需将经过MoS2纳米花预处理的干细胞,精准输送到受损组织,就能为衰老或病变的细胞 “充电续命”。

从自然的细胞互助到纳米技术的精准赋能,科学家们正在改写线粒体相关疾病的治疗规则,或许不久的将来,那些因 “能源危机” 濒临停工的细胞,都能通过这种 “能量共享” 重获新生。(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John Soukar,Kanwar Abhay Singh,Ari Aviles, et al. Nanomaterial-induced mitochondrial biogenesis enhances intercellular mitochondrial transfer efficienc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doi:10.1073/pnas.250523712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