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小板
线粒体谷胱甘肽
SLC25A39
癌症转移
cfDNA
DNA清道夫
单细胞转录组学
COVID-19疫苗
淋巴结
生物墨水
心脑血管疾病
神经元多胺转运蛋白
SLC45A4基因
镇痛药
p53
胸腺上皮细胞
生物打印技术
表观遗传噪声
DNA损伤标记
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难题有望破解!Nature:科学家发现SLC45A4 基因有望成为慢性疼痛患者的新希望
来自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名为SLC45A4的基因,其能编码一种神经元多胺转运蛋白且与慢性疼痛密切相关,这一发现不仅为理解疼痛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Cell:细胞的“身份危机”!研究揭示加速衰老的“间充质漂移”,逆转密码藏于“山中四因子”
这项发表于《细胞》的研究,其意义远不止于发现了一种新的衰老标志物或一种潜在的抗衰老疗法。它为我们思考衰老、疾病与生命可塑性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理论框架。
Nature:胸腺细胞的“刻意失误”——科学家揭示免疫系统教育背后的“噪声”艺术
来自芝加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胸腺并非按照固定指令教育免疫细胞,而是通过主动放大基因组中的“噪声”从而上演了一场精心设计的“混乱教学”。
3D生物打印之人造“脑梗”!Adv Funct Mater:给血管造个“仿生病灶”,看看发炎真相
来自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不仅用3D同轴生物打印技术“造”出了人脑狭窄血管,还让其真正“流起血来”,从而直观展示了紊乱血流如何诱发血管炎症。
Cancer Discov:揭秘癌细胞“远征”的秘密武器——线粒体中的谷胱甘肽
本文研究不仅揭示了线粒体谷胱甘肽在癌细胞转移中的关键作用,还强调了细胞器及其代谢物在癌症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Science:血小板可捕获并储存血液中循环的DNA片段,有望改变癌症筛查
这项新的研究指出,血小板扮演着“清道夫”的角色,能够捕获并储存血液中循环的DNA片段,其中包括已确诊癌症患者体内存在的突变DNA。
生物3D打印+类器官神技!Biofabrication:生物打印多细胞类器官模型,再现真实肿瘤微环境
本研究通过生物打印技术构建患者来源的异质性肾细胞癌类器官,其保留原始肿瘤特征,可用于个性化药物筛选,为肾癌个性化治疗提供可靠模型。
AD:华山医院/大坪医院团队联合发现,18F-florzolotau PET可用于门诊认知障碍诊断和治疗决策!
在标准诊断检查的基础上,18F-florzolotau PET可以帮助修正受试者诊断,有19.3%的受试者诊断结果得到修正。医生诊断信心从68.6%提升至81.3%。
新冠疫苗究竟对我们的免疫力做了什么?Sci Immunol:科学家揭示COVID-19疫苗如何重塑机体淋巴结的微环境
本研究通过多模态生物成像和单细胞转录组学等前沿技术揭示了COVID-19疫苗对淋巴结基质细胞的早期影响。
生活中骨缺损困扰多?Mater Today Bio:VEGFA-EVs-GelMA水凝胶系统带来骨修复新曙光
本研究发现,VEGFA信使核糖核酸通过明胶甲基丙烯酰水凝胶包裹的细胞外囊泡递送,能增强骨再生,该系统是促进血管化骨再生的可临床转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