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生物研究

_getArticleList_v1609_0_1_10

Nature Biotechnology:绘制剪接调控的“GPS”——KATMAP如何精准区分剪接调控的直接与间接效应?

KATMAP是一种全新的可解释性回归模型,能够仅凭剪接因子敲低后的RNA-seq数据和该因子的结合序列偏好 (binding motif),就能精准推断出其活性、调控靶点,并清晰地区分直接与间接效应。

2025-11-08

《细胞·代谢》:山东大学李石洋/袁得天团队破解槲皮素增强T细胞抗肿瘤效果之谜!

槲皮素在肠道微生物作用下能够转化生成的一种关键代谢物DOPAC(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通过激活CD8⁺T细胞中的NRF2信号通路,增强线粒体自噬,从而显著提升T细胞的抗肿瘤能力。

2025-11-08

腾讯发表最新Nature子刊论文:推出AI大模型,从单细胞转录组翻译单细胞蛋白质组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预训练大型生成模型——scTranslator(单细胞翻译器),能够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推断缺失的单细胞蛋白质组,从而生成多组学数据。

2025-11-08

《自然》:抑郁症治疗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发现,腺苷信号通路或是抗抑郁的关键,有望催生更安全的快速抗抑郁疗法

氯胺酮和电休克治疗会使情绪调控环路中腺苷快速激增。在前额叶皮层(mPFC)中系统性或局部阻断腺苷的高亲和力受体A1和A2A能够消除这些治疗的抗抑郁效果。

2025-11-08

Cell子刊:陈昶/欧阳宏伟合作开发新型水凝胶,用于紧急止血和组织再生

该研究开发了体液触发的粘性水凝胶,可用于股动脉和心脏伤口的快速封堵和止血,并在人类患者中验证了止血效果和临床可行性。

2025-11-08

《科学》:DNA断裂,“阴魂不散”!科学家首次证实,DNA双链断裂修复后,相关位点基因表达仍受损,且会遗传给子代细胞

哥本哈根大学Lukas/Bantele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暴露于DNA断裂的活跃转录基因组位点,在修复后会出现染色质结构的改变,并伴有持续的转录减弱,这种减弱甚至可以遗传给子代细胞。

2025-11-08

詹姆斯·沃森去世,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享誉世界,晚年宣称“黑人因基因智力低”而饱受争议

2025 年11月6日,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DNA 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沃森去世,他于一周前因感染接受治疗后转入临终关怀病房,享年97岁。

2025-11-08

Nature biotechnology:无需开颅,注射式“智能导航”电极直达大脑病灶?又一黑科技改写神经科学

研究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种名为“循环电子学” 的颠覆性策略:将微型无线电极注入静脉,让它们像“智能导航导弹”一样,自主靶向并植入大脑的病变区域,从而实现无需手术的脑机接口植入。

2025-11-08

Cancer Cell:张泽民院士团队揭示全程新辅助治疗重塑直肠癌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潜在机制

该研究系统性描述了肿瘤微环境(TME)的动态变化,揭示了 TNT 后活化的 CD8+ T 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独特相互作用。

2025-11-07

《柳叶刀》子刊:金浩杰团队绘制CAR-T细胞治疗与患者预后相关的不良事件图谱

该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规模真实世界药物警戒数据的分析框架,用以识别可能影响 CAR-T 细胞治疗患者结局的不良事件。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