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转皮肤衰老!first in class基因疗法I期研究结果积极
基于队列4的积极结果,Jeune Aesthetics计划开展KB301改善肩部动态皱纹的II期研究。目前,FDA尚未批准任何注射剂用于优先美容该部位。
常刷手机,加速衰老!同济大学最新研究,每多刷1小时,视网膜年龄衰老32天
研究表明,过多的屏幕时间与加速衰老相关,可能部分是由于入睡时间延迟所致。因此,有必要控制屏幕时间,并避免睡前使用屏幕,以减少屏幕对视网膜和全身衰老的影响。
8月Nature杂志重磅级亮点研究解读!
为什么牛犊刚出生就会走路但人类却不行?Nature:科学家揭秘机体肌肉收缩背后的详细分子细节!大脑如何以假乱真?Nature:科学家揭示安慰剂疼痛缓解效应背后,一条独特的疼痛调控路径
长寿新突破,新型疗法或能让人们健康活到130岁!Cell Metab:定期清除高度表达p21的细胞不仅让小鼠延长寿命,而且活得更健康
每月一次的治疗不仅显著延长了小鼠的最长寿命,让它们活到了43个月,相当于人类的130岁,而且还延长了它们的平均寿命。这意味着接受治疗的小鼠活得更久且更健康。
多篇文章解读肥胖所致多种人类疾病背后的分子机制!
揭示肥胖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进展的新机制、肥胖会因 RalA 激活而导致白色脂肪细胞线粒体破碎和功能障碍、中国科学家发现肥胖或会导致大脑缩小、白质病变增加
Nature:科学家识别出狼疮性肾炎机体损伤发生背后的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NKp46+ ILC1能通过允许单核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进入上皮细胞生境从而来促进实质细胞的损伤,而且在ILC1中NKp46的激活或许会构成一种此前未被识别的关键组织变阻器。
Nature Aging:40岁和60岁是衰老的关键转折点,申小涛等解密人类衰老的非线性变化
通过对这些庞大且复杂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团队发现,衰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存在着显著的非线性变化,尤其是在40岁和60岁这两个关键的时间点。
JAMA子刊:有感恩的心,做长寿的人!哈佛团队首次发现,感恩与老年女性死亡风险降低有关
感恩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而这项研究首次发现,感恩与老年人死亡风险降低有关,这也意味着感恩可能是一种与老年人长寿相关的心理资源。
这两个衰老“断崖年龄”,疾病风险和死亡率飙升!Nat. Aging多组学分析:44岁、60岁是人体内分子变化的两个重要转折点
这项研究不仅证实了衰老过程中的非线性特性,而且通过对多组学数据的深度分析,识别出了具体的模式、转折点和潜在的波动,从而加深了我们对衰老过程的理解。
蚊子的唾液蛋白如何操控人体免疫系统加剧病毒传播?Sci Immunol揭秘:蚊子唾液中的特殊蛋白Nest1或能抑制宿主机体的免疫反应
CD47 是一种位于许多细胞表面的特殊免疫受体,它控制着多种免疫过程,包括保护某些细胞以及激活其他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