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只是“脑子”的问题!Brain Behav Immun 新发现:乳酸代谢紊乱才是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关键密码
研究发现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外泌体存在乳酸代谢与氧化应激异常,二氯乙酸可逆转相关行为及神经元缺陷,为这类患者治疗提供新靶点与策略。
对抗“癌王”肺癌有了新利器!Int J Nanomedicine:8种血浆小细胞外囊泡microRNA构建模型,无创精准诊断早期肺癌
本研究通过小RNA测序发现血浆小细胞外囊泡中14种差异表达微小核糖核酸,筛选8种构建肺癌诊断模型,训练集曲线下面积达0.956,验证集达0.985,证实其可作为早期肺癌无创生物标志物。
Int J Nanomedicine:预处理禽源间充质干细胞小囊泡,为卵巢早衰及激素下降提供新型纳米治疗方案
本研究发现预处理禽源间充质干细胞衍生小细胞外囊泡可改善环磷酰胺诱导的卵巢颗粒细胞损伤,增强抗凋亡与类固醇生成能力,为卵巢早衰的纳米治疗提供新策略。
放疗后口腔鳞癌的“微小囊泡”藏抗瘤关键!Int J Radiat Biol揭示miR-198-5p/MYD88调控巨噬细胞新机制
本研究发现,辐射处理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分泌的富含微小RNA-198-5p的细胞外囊泡,可通过靶向髓样分化因子88抑制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为口腔鳞癌治疗提供新策略。
Theranostics:肿瘤细胞借胞外囊泡传递Twist1至大脑,诱导神经元异常与癌症相关性抑郁
研究发现肿瘤来源的胞外囊泡携带Twist1,经血液到达小鼠内侧前额叶皮层,抑制PPAR-δ致神经元树突萎缩,引发抑郁样行为,揭示癌症相关性抑郁新机制并提供潜在治疗靶点。
为什么有些病一发现就是晚期?Proteomics:外泌体+质谱,从血液中“抓”出疾病信号!
研究指出,血浆外泌体因纯化难、需大量样本阻碍生物标志物开发,无需追求绝对纯度,结合质谱分析与生物信息学工具可有效推动其应用。
Nature Aging:血液tau蛋白可作为阿尔茨海默病分期的生物标志物
该研究首次证明了,基于血液 tau 蛋白的生物标志物能够有效进行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学分期,为临床提供了可用的阿尔茨海默病监测工具。
Gut:低乙肝表面抗原水平提示肝癌风险极低,有望重新定义“部分治愈”概念
研究者指出,HBsAg <100 IU/mL可以识别出我们所说的乙型肝炎“部分治愈”的患者,这些患者可能不再需要常规的肝癌监测,这或将彻底改变公共卫生策略。
Nat Commun:口腔微生物界的“超级英雄”!科学家揭示细胞外遗传元素Inocle的发现与意义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口腔微生物组中一个全新的、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遗传元素——Inocle,还为理解微生物如何适应宿主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
精准突破囊性纤维化无义突变!Biomed Pharmacother:多模态单细胞技术助力药物筛选新发现
本研究构建携带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S308X无义突变的患者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气道类器官,结合多模态单细胞技术,揭示疾病炎症机制,筛选出氯沙坦等潜在药物,为相关囊性纤维化治疗提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