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胃肠病学》:让“癌王”无处遁形!科学家发现,五种血液标志物组合能准确发现早期胰腺癌,效果优于现有检测方法

来源:奇点糕 2025-11-04 14:45

研究结果表明,PancreaSure是一种高性能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有助于早期PDAC诊断,是提高早期诊断成功率的重要一步。

胰腺导管腺癌(PDAC)占所有胰腺癌病例的90%以上,当诊断于Ⅳ期时,5年生存率仅为3.1%,但是在转移前诊断,生存率可提高至44%,若在IA期检测出,生存率可以达到83%。

PDAC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较低,目前的指南仅建议对高风险人群进行胰腺癌检测,但是依然有很多符合条件人群未接受PDAC检测。除了超声内镜(EUS)、磁共振成像(MRI)等常规监测方式,还需要基于生物标志物的补充性监测方法。

PancreaSure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开发的PDAC血清生物标志物特征,由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I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组织蛋白酶D(CTSD)、血小板反应蛋白1(THBS1)和糖类抗原19-9(CA19-9)组成。

近期发表在《胃肠病学》的一项研究中,来自西奈山医院的研究团队在独立队列中对PancreaSure的检测性能进行了验证。

回顾性分析显示,PancreaSure检测能够区分早期PDAC患者和高危对照人群,敏感性为78.5%,特异性为93.5%,显著优于现有的CA19-9检测方法。PancreaSure在I期和II期PDAC患者以及有无遗传或家族易感性的对照组之间均表现稳定。

研究样本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的21个中心,研究人员包括未经治疗的早期PDAC患者(I期或II期),携带PDAC易感基因致病性生殖系变异(PGV)、具有显著家族史或既有指南定义为高风险的高风险对照组,以及因临床症状怀疑PDAC但最终排除PDAC诊断的普通风险对照组。

主要终点为PancreaSure检测早期PDA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次要终点为与CA19-9单独检测的性能比较,以及在分期亚组和遗传/家族易感性亚组中的表现。

研究共纳入1066名参与者,其中202名PDAC病例,864名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2岁,PDAC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岁,大多数病例为散发性(80.2%),即患者无已知生殖系突变或家族史。

研究首先评估了单个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分析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所有标志物水平在PDAC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I期与II期PDAC之间、不同年龄、性别之间无表达差异,只有女性对照组的CTSD水平显著高于PDAC组。

从总体上看,PancreaSure检测PDAC的敏感性为78.2%,特异性为93.5%,敏感性显著高于CA19-9单独检测(p<0.001),并且在I期和II期PDAC之间无显著性能差异。

在具有或不具有PDAC易感基因突变/家族史的人群中,PancreaSure检测的敏感性相似(77.5% vs 78.4%),但是特异性在高风险人群中显著更高(95.3% vs 85.6%)。

在1066个样本中,共有999个(93.7%)结果具有100%诊断确定性,仅19个样本的确定性低于80%。按照阳性和阴性结果分层,阳性样本中有90.7%的确定性达到100%,阴性样本中有94.5%确定性达到100%。

探索性分析显示,在65岁及以上、吸烟者、合并糖尿病、胰腺囊性病变(<3cm)或≥3年前患有非PDAC癌症的参与者中,PancreaSure检测的敏感性均≥73%,特异性均≥91%。CA19-9在低分泌者(CA19-9<37U/mL)中未检出癌症,但是PancreaSure成功检出29例PDAC(29/72)。

总的来说,研究结果表明,PancreaSure是一种高性能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有助于早期PDAC诊断,是提高早期诊断成功率的重要一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