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淋巴结里的癌细胞,藏着个“保命开关”!
转移到淋巴结的黑色素瘤细胞竟然依赖一种名为 FSP1的蛋白质来“续命”;更关键的是,他们已经找到了能阻断它的药物,为阻止癌症扩散带来了全新希望。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合作推出呼吸系统疾病专用的AI大模型——MedMPT
该研究开发了一个专为临床呼吸系统疾病应用设计的基于 Transformer 架构的视觉-语言(Vision-Language)预训练模型——MedMPT。
Nature:颠覆传统认知!分泌蛋白翻译并非随机发生,而是在LNPK标记的内质网-溶酶体接触点上被精确调控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由数万亿个微小的细胞构成的宇宙。在这个宇宙里,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一部宏伟的生命交响曲,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是生命功能的执行者,从构建我们的肌肉到传递神经信号,无处不在。而其中,有
Nature Methods:ESPRESSO——为单细胞组学注入时空维度,从细胞器景观解码细胞命运
从分辨细胞身份,到解读应激反应,再到实时追踪细胞分化、关联基因表达,直至在3D模型中解析癌症侵袭,ESPRESSO 在一系列严苛的考验中都交出了出色的答卷。
《自然》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抑郁症治疗新机制,或将颠覆传统治疗手段
研究发现大脑中的信号分子腺苷是氯胺酮与电休克治疗发挥快速抗抑郁作用的关键信号分子。因此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名为“间歇性低氧干预”的方案,能够以安全、可控的方式诱导大脑腺苷释放,从而产生显著的抗抑郁效果。
Mol Cell:浙江大学冯钰/华孝挺揭示Eco8介导的抗噬菌体防御的分子机制
本研究不仅阐明了Eco8介导的抗噬菌体防御的分子机制,同时验证了msDNA作为噬菌体DNA修饰/结合蛋白传感器的功能。
每天走多少步,大脑衰老可延缓7年?《自然》子刊:不用1万步,达到这个数就够了
对于那些大脑已出现病变迹象但尚无明显症状的老年人来说,每天的运动强度并不需要达到“日行万步”标准,仅需3000至5000步,就能有效延缓认知衰退。
铁死亡抗癌新突破!背靠背两篇Nature:靶向FSP1,促进癌症铁死亡
在淋巴结中靶向 FSP1 治疗具有很强的潜力,能够阻止黑色素瘤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