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ence:使用AI模型预测哪些启动子突变会改变基因表达
PromoterAI 通过精准检测影响基因表达的启动子突变,填补了基因组解读领域的关键空白。
复旦大学基因治疗耳聋临床研究登上Cell子刊封面
这项研究表明,PTA 是评估 DFNB9 患者在基因治疗后听力恢复的主观工具,而 ABR 和 ASSR 是评估 DFNB9 患者在基因治疗后听力恢复的客观工具,三者结合可以有效进行听觉评估。
己糖激酶2通过蛋白激酶活性促进外泌体生成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损伤
HK2能够直接磷酸化中性鞘磷脂酶1(nSMase1),后者是外泌体脂质生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通过这一机制选择性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外泌体的生物合成,这些外泌体进而破坏脑血管内皮紧密连接,最终加重脑损伤。
Nature重磅发现:流感和新冠病毒会让休眠中癌细胞苏醒,促进癌症的复发、转移和死亡
该研究表明,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会导致肺部的乳腺癌播散性癌细胞(DCC)从休眠中苏醒,并快速增殖和转移。
Sci Rep:无WNT培养基培育头颈部肿瘤类器官精准还原肿瘤特性,助力放化疗反应预测,为个性化治疗添新利器
本研究建立了无WNT培养基条件下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来源类器官模型,其与原发肿瘤特征高度一致,能预测患者放化疗反应,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有力工具。
Lancet:200年来中国专家首次领衔,发布全球肝癌报告,60%肝癌可预防,并提出肝癌防治十大策略
研究指出,全球至少有60%的肝癌可通过减少风险因素来预防,包括乙型、丙型肝炎病毒、酒精、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研究还提出了肝癌防治的十大策略。
Cell Genomics:李川昀/程强团队发现,让人类大脑更智慧的新基因,也让人类更易患癌
该研究表明,人类中的从头起源的新基因帮助人类拥有了更大的大脑和更强的认知能力,但这些新基因同时也能具有促肿瘤作用。
Nature子刊:邹强/崔心刚/倪志宇/高强团队发现,饮食来源的半乳糖具有抗癌作用
该研究表明,饮食来源的半乳糖可重编程肝细胞,促进其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从而防止 T 细胞耗竭并激发抗肿瘤免疫反应。
Cell子刊:华人学者开发新型纳米药物,穿越血脑屏障,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脑靶向的二氧化铈纳米颗粒(T-CeNP),其由粒径极小的多功能酶 CeNP 和靶向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AGE)的多肽组成。
Nature:从绝望到希望——脑部细胞移植或为遗传性脑病患者打开生命之门
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其能在不进行全身性毒性预处理的情况下,将超过一半的受损微胶质细胞替换为非基因匹配的前体细胞,这一突破性进展为治疗这些罕见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