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医学》:科学家开发出可以缓解抑郁症状的手机应用!
研究证明了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实施CBT可以有效缓解阈下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研究结果还提供了干预方法的差异疗效证据,有助于患者优先考虑适合自己的干预方法。
Nature:揭秘大脑免疫细胞中的“守门人”——TIM-3与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关联
本文研究不仅揭示了TIM-3在小胶质细胞中的功能,还为开发新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Cell:科学家有望利用人工智能解锁机体小脑的奥秘
本文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来研究小脑的神经活动,还为理解大脑如何处理信息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将AI技术与神经科学相结合,科学家们就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和深度来探索大脑内部的神经网络。
JAMA:疱疹疫苗防痴呆新证据!斯坦福大学分析10万余人7.4年随访数据发现,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与痴呆风险降低32.7%有关
在随访的7.4年间,具有接种资格的老人新诊断痴呆的概率绝对值降低了1.8%(5.5% vs 3.7%)。
9篇Cell、Nature、Science!系统介绍浙江大学胡海岚教授代表性研究成果
本文将系统介绍胡海岚作为通讯作者的 9 项代表性研究成果(2篇 Cell、3篇 Nature、4篇 Science)。
《细胞》:揭秘全新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机制!UCSD团队发现PHGDH或可作为潜在治疗靶点
PHGDH表达改变可以调节AD病理学,促进星形胶质细胞中IKKa和HMGB1的转录,从而抑制自噬并加速淀粉样蛋白病理,靶向PHGDH转录功能的小分子抑制剂能够减少淀粉样蛋白病理,改善AD相关行为缺陷。
老药新用,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或成为治疗急性脑损伤新策略
在急性脑损伤后,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可调剂CD177+中性粒细胞表达升高,从而抑制神经炎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急性脑损后并发神经炎症的保护性治疗提供了免疫调控治疗新方向。
科学家成功解码手部运动“神经地图”
这一发现为理解大脑如何控制运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并为脑机接口设计和机器人运动控制带来重要启发。
Neuron:新研究发现新的帕金森病治疗靶点
研究表明,ACLY是帕金森病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药物靶点,为未来旨在阻止或逆转这种疾病进程的疗法奠定了基础。
胡海岚团队最新Cell论文:揭开压力传播路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上演的“动态探戈”诱导抑郁症
这项研究解开了 NE 在抑郁症中的“矛盾密码”,揭示了压力导致抑郁的核心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多个可成药的抗抑郁分子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