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_getArticleList_v1708_0_44_10

Nature:新型化合物或能让纳洛酮更长效持久 有望更有效逆转阿片类药物过量的致死风险

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将纳洛酮与一种影响阿片类药物受体反应的分子相结合,从而让纳洛酮发挥更好的疗效,即持续更长时间且更加有效。

2024-07-05

Nature子刊:冯建峰/程炜团队开发机器学习模型,识别自杀行为风险因素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行为学、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的机器学习判别模型,用以区分是个体是否发生自杀行为。研究发现基于16种行为学特征的分类模型在区分有无自杀行为上表现出高判别准确性。

2024-07-04

Nat Commun:科学家识别出与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的大脑血管改变

来自梅奥诊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血脑屏障功能异常的独特分子特征,有望帮助开发诊断和治疗该病的新方法。

2024-07-04

Nat Commun:癌症药物有望靶向作用刺激人类帕金森疾病发生的特殊蛋白连接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涉及Aplp1的潜在新型生物性靶点,Aplp1是一种细胞表面蛋白,其能驱动引起帕金森疾病的α-突触核蛋白的扩散。

2024-07-02

研究发现,水果这样吃,痴呆风险增加4倍

研究发现,干果摄入量与AD之间存在显著且稳健的因果关系,干果的摄入对AD有促进作用,干果的摄入量每增加一个标准差,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高4.09倍。

2024-07-02

Nat Cell Biol | 刁佳杰/李丹合作揭示α-突触核蛋白的作用机制

在该研究中,作者证明了SVs上α-Syn和VAMP2的分子相互作用参与了SVs和α-Syn共凝聚物的形成。还发现VAMP2有效地阻止α-Syn的寡聚化和淀粉样蛋白聚集。

2024-07-03

囊泡乙酰胆碱转运蛋白VAChT的底物识别和药物抑制机制获得进展

该研究加深了人们对VAChT乃至整个SLC18家族蛋白底物识别机制的理解,并为针对vesamicol和VAChT的药物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4-07-03

研究发现神经型肝豆状核变性的脑内特征性金属沉积模式

该研究通过超高场强磁共振技术结合磁敏感序列,发现“苍白球裂隙征”对神经型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2024-07-02

Nat Commun:大脑中的TGF-β信号通路有助于维持小胶质细胞的平衡,防止认知缺陷

小胶质细胞以一种“空间上精确控制”的方式自己制造配体,这种方式由每个小胶质细胞执行,这种机制被称为自分泌信号传导。

2024-06-25

因为感到孤独,所以爱吃甜食?JAMA子刊:社交孤独感会影响大脑特点区域对食物线索的神经反应,导致不良饮食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

这项研究阐明了感知到的社会孤立和孤独与肥胖、饮食行为、心理健康症状之间的神经机制。孤独的人体内脂肪含量增加,饮食失调,同时更容易出现心理症状。

202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