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血干细胞研究进展(第13期)
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主要包括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如今,“骨髓移植”已渐渐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代替。也就是说,现在捐赠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献血”了。
Nat Commun:发现鳞状细胞癌免疫逃避的新机制为改进免疫疗法提供了可能
在人类 SCC 患者中,TP63 的表达与 CD8+ T 细胞的浸润和活化呈负相关。重要的是,下调 TP63 能显著提高 PD-1 mAb 在 SCC 小鼠模型中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Science:利用AlphaFold2结构预测可指导潜在的候选药物发现
在数以亿计的潜在组合中,使用 sigma-2 AlphaFold2 蛋白模型预测的药物-蛋白相互作用有54%通过一种结合的候选药物成功激活。sigma-2的物理模型也产生了类似的结果,成功率为51%。
Science:利用机器学习破解发育中的人类大脑中的基因调控
这项研究是作为 PsychENCODE联盟的一部分完成的,该联盟汇集了多学科团队,从人类大脑中生成大规模的基因表达和调控数据,涉及几种主要的精神疾病和大脑发育阶段。
Nature:开发出一种重新设计抗体的计算方法,有望构建出有效抵抗奥密克戎的新疗法
SARS-CoV-2病毒的进化导致了亚变种的出现,而现有的临床抗体疗法对这些亚变种束手无策。
Science:开发男性避孕药有戏!新研究发现靶向抑制STK33可使雄性小鼠不育,而且这种抑制是可逆的
来自贝勒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动物模型表明,一种新型的非激素精子特异性方法为可逆的人类男性避孕提供了一种很有前景的选择。
Nature:新研究发现两条神经通路参与芬太尼成瘾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作者用实验小鼠进行了实验室实验,以进一步了解芬太尼令人上瘾的相关因素。他们连续三天给实验小鼠定期注射芬太尼,并对它们的大脑进行研究,以找出药物的作用。
eGastroenterology:PM2.5 暴露不仅会影响呼吸系统,还会损害消化系统!
这篇综述文章的重点是 PM2.5暴露如何触发消化系统细胞内的应激反应。这些应激反应涉及细胞内称为细胞器的专门亚细胞结构,如内质网(ER)、线粒体和溶酶体。
5月Nature杂志重磅级亮点研究解读!
为何熟能生巧?科学家揭示练习帮助大脑中新型记忆通路形成背后的分子机制、科学家发现潜在白血病疗法的新型靶点、揭示致幻剂药物与血清素受体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潜在治疗性效益的分子机制
PLoS Pathog:新研究揭示细菌蛋白在促进病毒增殖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发现了六种细菌效应蛋白,它们能让所有四种虫媒病毒在飞蛾细胞内增殖。虽然这四种虫媒病毒都能在人体细胞内进行一定程度的复制,但通过改变人体细胞的基因来产生这些细菌效应蛋白,却能大大提高病毒的增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