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_getArticleList_v1550_0_1_10

新晋抗衰老明星翻车!牛磺酸不能帮助人类抗衰老,甚至还可能促癌

这项研究提供了牛磺酸与人类衰老关系的实验证据,填补了之前研究的空白,表明了了牛磺酸水平与衰老及健康指标之间没有关联。

2025-08-15

新冠病毒竟促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蛋白沉积?Sci Adv视网膜研究揭示:刺突蛋白是推手,阻断NRP1或能缓解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可诱导人类视网膜组织和类器官中β-淀粉样蛋白聚集,抑制NRP1能减少这种沉积,提示新冠感染可能与神经系统症状相关。

2025-08-14

Nature:从绝望到希望——脑部细胞移植或为遗传性脑病患者打开生命之门

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其能在不进行全身性毒性预处理的情况下,将超过一半的受损微胶质细胞替换为非基因匹配的前体细胞,这一突破性进展为治疗这些罕见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2025-08-09

Am J Pathol:肺腺癌脂质代谢新靶点!科学家揭秘Perilipin 2蛋白的关键作用

这项研究通过病理学分析和体外实验揭示了Perilipin 2在肺腺癌进展中的重要作用,高表达Perilipin 2的肺腺癌病例能表现出更强的侵袭性和更短的无复发生存时间,为临床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指标。

2025-08-06

Cancer Cell:肺腺癌的多组学分析——科学家成功揭示跨种族和暴露背景下的致癌机制

本研究通过多组学分析,全面揭示了肺腺癌在不同种族、性别和暴露背景下的分子特征和致癌机制。

2025-08-01

Environ Sci Technol:铀的同位素组成或可用于无创测量肾脏中铀的积累

在小鼠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在接触受污染水源仅7至14天后,肾脏和骨骼中就积累了铀,并具有独特的同位素特征。这是首个体内证据,表明分子铀的吸收会改变其在器官和尿液中可检测到的同位素比例。

2025-07-24

近期科学家们在类器官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类器官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2025-07-23

一滴血测早期食管癌!Adv Sci:新型生物芯片结合AI,9种囊泡蛋白助诊断准确率超90%

本研究开发的整合条形码免疫测定生物芯片与机器学习的平台,通过检测血清中小细胞外囊泡的9种蛋白质,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达90.8%,显著优于现有方法,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工具。

2025-07-23

ACS Nano:纳米森林捕手精准捕捉肿瘤囊泡,同步解码微小RNA与蛋白,胰腺癌诊断准确率超98%

研究通过流体纳米森林界面芯片高效捕获肿瘤来源细胞外囊泡,实现其微小RNA和表面蛋白的原位检测,对胰腺癌诊断准确率高,具临床应用潜力。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