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

《神经元》:社交真能抗癌!中国科学家发现社交互动抗焦虑、抑制乳腺癌进展的神经通路
研究者们发现,社交互动可通过激活前扣带皮层(ACC)到杏仁核基底外侧核(BLA)的谷氨酸能神经元(Glu),从而降低肿瘤内部交感神经活性、抑制肿瘤生长。
Nature Medicine:病毒“沉睡”之后——解码HIV感染者体内的“炎症风暴”与“未老先衰”之谜
这项研究的意义,远不止于发现几个新的分子或通路。它更像是一次思想上的革新,为我们应对HIV这一“慢性敌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工具。
Cell Death Discov新发现:烟酰胺衍生物靶向微管蛋白,多维度狙击肿瘤生长与转移
烟酰胺衍生物经研究为强效微管蛋白抑制剂,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转移,诱导其周期阻滞与凋亡,体内外及类器官实验均显抗癌活性,为抗癌药研发添新希望 。
Nature Medicine:中山大学方文峰/张力团队发布ADC+PD-L1单抗一线治疗晚期肺癌的2期临床数据
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有望进一步提升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获益。
Nature:胸腺细胞的“刻意失误”——科学家揭示免疫系统教育背后的“噪声”艺术
来自芝加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胸腺并非按照固定指令教育免疫细胞,而是通过主动放大基因组中的“噪声”从而上演了一场精心设计的“混乱教学”。
AI“扫一眼”就能救命?阿里达摩院开发AI预警系统——iAorta,只需普通CT快速精准揪出致命主动脉疾病
该研究开发了一款基于人工智能(AI)的预警系统——iAorta,该系统利用普通 CT在中国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进行识别,其准确率极高,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可解释的预警。
PNAS:揭秘疟疾抗体!科学家首次从儿童血液中直接解码自然产生的抗体
本文研究首次利用质谱技术从感染疟疾的个体血液中直接识别出一种功能性抗体,这种抗体能阻断疟原虫与人体血管的关键相互作用从而防止疟疾的严重发展。
AD:中国台湾200万人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与糖尿病患者患痴呆症风险降低36%有关
这项研究的结果不仅为临床医生在制定个性化降糖治疗方案时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也强调了在糖尿病管理中应综合考虑血糖控制与认知健康之间的平衡,为探索预防认知衰退的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
Nature重磅:癌细胞劫持神经系统,诱导神经损伤,导致慢性炎症和免疫治疗耐药
这项研究表明,癌症诱导的神经损伤(CINI)及其相关慢性炎症介导了抗 PD-1 疗法的耐药机制。这些发现还可作为识别生物标志物以及开发治疗药物的基础,以克服多种癌症患者对于抗 PD-1 疗法的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