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D:中国台湾200万人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与糖尿病患者患痴呆症风险降低36%有关

来源:奇点糕 2025-08-22 10:51

这项研究的结果不仅为临床医生在制定个性化降糖治疗方案时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也强调了在糖尿病管理中应综合考虑血糖控制与认知健康之间的平衡,为探索预防认知衰退的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

糖尿病痴呆症的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与一般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的痴呆症风险要高出1.5-2.5倍。这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导致低血糖高血糖或频繁的血糖波动,可能会损伤神经元,导致痴呆症的发展。

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的人相比,HbA1c≥7.5%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更高,有研究显示,联合口服降糖药物可降低痴呆症风险,但由于降糖药物种类十分复杂,选择合适的药物至关重要。

在最近的Alzheimer’s & Dementia杂志上,中国台湾花莲慈济医院的研究团队使用台湾全民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发表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的结果,他们发现,在基于二甲双胍的联合口服降糖药组合中,与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SU)相比,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TZD)和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DPP-4i)分别与痴呆症风险显著下降27%和36%有关。

这项研究使用了2000-2018年间台湾全民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中随机抽样的200万人数据,其中有44073名符合标准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服用药物的类型被分为4组:二甲双胍+SU、二甲双胍+TZD、二甲双胍+DPP-4i和二甲双胍+格列奈类药物。

以二甲双胍+SU为参照,二甲双胍+TZD和二甲双胍+DPP-4i的痴呆症的累积发生率均显著较低,二甲双胍+格列奈类较高,但统计学不显著。

在校正了广泛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部分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以及合并用药等之后,与二甲双胍+SU相比,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TZD)和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DPP-4i)分别与痴呆症风险显著下降27%和36%有关,二甲双胍+格列奈类与痴呆症风险增加14%有关,但统计学不显著。 

通过对15年随访期间内痴呆症累积发生率的KM曲线分析,15年时,二甲双胍+格列奈类组的痴呆症风险最高,其次是二甲双胍+SU和二甲双胍+TZD组。相比之下,二甲双胍+DPP4i组的风险最低。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的发现可能可以用降糖药物的副作用来解释,由于SU和格列奈类药物更可能导致低血糖,葡萄糖是维持正常脑功能的关键能量来源,低血糖可能会损害大脑的能量供应,从而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因此,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与痴呆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此前也有类似设计的研究发现,与二甲双胍+SU相比,二甲双胍+DPP4i的低血糖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更低,调整后的风险分别下降61%和28%。低血糖和心血管疾病都是痴呆症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MET+DPP4i的组合在这两方面的较低发生率可能有助于降低痴呆症风险。

此外,高血糖则可能是通过引起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进而对脑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增加痴呆症的风险。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的结果不仅为临床医生在制定个性化降糖治疗方案时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也强调了在糖尿病管理中应综合考虑血糖控制与认知健康之间的平衡,为探索预防认知衰退的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未来,还需要进行结合临床评估或生物标志物的前瞻性研究,以进一步阐明特定的降糖治疗对不同痴呆症亚型,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