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medsci.cn/public-image/ms-image/3680b5f0-e05c-11eb-b319-cd51f388f4e7_open.png)
CAR-T先驱Stephan Grupp博士加入Cellectis临床顾问委员会,助力通用细胞疗法开发之路
众所周知,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是通过基因修饰患者的免疫细胞,使其能够找到并杀死白血病细胞。该方法是由宾夕法尼亚佩雷尔曼医学院的Carl June博士领导的一个团队开发的,作为该团队的共同合作单位,费城儿童医院(CHOP)是第一家在白血病儿童中使用该疗法的机构。Stephan A. Grupp博士和Emily(图片来源 宾大)今天,致力于开发通用型CAR-T细胞产品(UCART)的C
Carl June团队:非病毒RNA转导的CART19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安全可行
小编推荐会议:2018 (第四届)下一代CAR & TCR-T研讨会目前,CAR-T细胞疗法正在针对多种恶性血液肿瘤进行临床研究,其中包括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但由于cHL在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TME)中缺乏HRS细胞的独特生物学特性,使得直接针对HRS表达抗原的细胞治疗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从左到右依次为:Bruce Levine, David Porter, Carl June 以
“诺奖风向标”榜单揭晓 4名科学家荣获2018拉斯克奖
拉斯克奖是全球最为著名的医学类奖项之一,也有“诺贝尔风向标”之称。这是因为在诸多拉斯克奖得主中,已有87人获得了诺贝尔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研究员,就曾在2011年摘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9月12日,拉斯克基金会宣布将2018年的拉斯克奖授予4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医学上做出的卓越贡献。Images courtesy of Albert and Ma
四名华人学者入选生物技术领域“顶尖转化学者”榜单
近日,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评选出了2017年度20位在生物技术领域的“顶尖转化学者”(top translational researchers),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有四位华人学者光荣入选。他们的研究推动了基因疗法、细胞疗法、药物递送、以及医疗诊断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高光坪马萨诸塞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高光坪教授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腺相关
河北科大公布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调查处理结果
8月31日,学校公布了对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相关情况的调查处理结果。2016年5月2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NgAgo-gDNA为导向的基因编辑技术》论文。2017年8月3日,韩春雨团队主动撤回该论文。学校对此事件高度重视,按照学术、行政两条线进行了全面核查。校学术委员会成立调查组,本着“依法依规、严谨规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认真核查了该论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实验资料
华人科学家团队获红杉中国与百度投资,变革癌症细胞疗法
细胞疗法是一种革命性的抗癌手段。去年,人类历史上的前两款CAR-T疗法相继问世,这种疗法能从癌症患者身体里分离出免疫T细胞,给它们插上识别肿瘤的“火眼金睛”,再将它们送回患者体内,对癌症进行杀伤。这种技术在实际的抗癌治疗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一些原本生命垂危的患者在接受了治疗后,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甚至已经多年没有出现癌症复发。从临床的角度上看,他们的癌症相当于被“治愈”了。但新药研发人员们觉
第五届树兰医学奖初评结果名单公示
树兰医学奖由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以下简称树兰基金)设立,并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旨在发展我国医学教育、扶植新秀、奖掖群贤,进一步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促使我国医学科学技术早日跻身世界一流行列。树兰医学奖的评选对象是在医药卫生领域中取得原始性突破创新成果并经实践检验证实科学有效的中国国籍(含港、澳、台地区)杰出科技人才。在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卫生计生委、
专家学者共话干细胞疗法治疗疾病临床研究
8月18日,2018年干细胞疗法治疗疾病临床研究新进展座谈会暨人民健康系统工程引领健康中国2030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卫健委科研所等单位共同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等近百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干细胞专家就干细胞的临床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分享交流。会议提出,细胞治疗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新途径,目前我国干细胞的研究水平走在世界的前端。每一个成果都是科学家、医师们,经过无数次的临
刘小乐教授:肿瘤免疫治疗的未来
近年来,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一直在节节攀升,它不仅带给患者本人及家庭无限痛苦,更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与经济问题。“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没上映即被大众冠以“零差评”恰恰从侧面折射出其受关注的程度。癌症从治疗方法上来说,传统一般使用手术“切”、化疗“毒”、放疗“烧”,后来,科学家根据肿瘤变异位点,研发出如BRAF抑制剂、EGFR抑制剂等,从而开启了靶向药物治疗时代。但靶向治疗遇到两
Hippo信号通路与EB病毒感染型胃癌的肿瘤免疫机制
近年来, 随着多个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获批上市以及多个肿瘤免疫临床试验获得的成功,带动了肿瘤免疫治疗的火热, 也给人类带来攻克癌症的信心。然而肿瘤免疫治疗领域还存在很多未解决的问题, 如只针对某些特定的肿瘤有作用,总体临床应答率低, 肿瘤免疫联合治疗的安全性, 肿瘤免疫治疗后的复发等。 这些难点或困惑很多归结为肿瘤微环境的问题。 肿瘤生长不仅取决于恶性肿瘤细胞的遗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