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子刊:阿司匹林新败!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发现,结直肠癌手术+辅助治疗后用阿司匹林,不改善患者生存
来源:代丝雨 2025-02-02 16:24
虽然定期服用阿司匹林耐受良好,但这并没有显著改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
近期发表在《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上的一项大规模临床研究给了我们答案——或许不行。
这项3期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在11个国家66个中心的1550名患者中进行,在结直肠癌切除术+辅助治疗完成后,治疗组每日服用200mg阿司匹林,持续3年,随访5年。遗憾的是,虽然定期服用阿司匹林耐受良好,但这并没有显著改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
这项研究开展地区主要位于亚太地区,对我国患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论文题图
就在前几天,神刊CA发布了今年美国的癌症数据预测。可以看到,无论性别,结直肠癌都明晃晃地位列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前三。
如此庞大的患癌基数,如果有一些便宜易得的能够用于预防结直肠癌的药物,那就好了。科学家们首先关注到的药物,就包括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COX-1和COX-2酶的抑制剂,这两种酶与肿瘤炎症有关。此前有临床研究结果证实,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肠息肉发生;观察性研究结果也显示,阿司匹林具有预防散发性结直肠癌的潜力。
此外,一些其他临床试验的额外分析结果发现,阿司匹林可能能够降低癌症的远端转移风险。
那么,阿司匹林能否用于预防结直肠癌患者疾病复发(二级预防)就很有讨论的意义了。
本项研究中的ASCOLT试验就是一项旨在讨论完成结直肠癌标准治疗后,阿司匹林能否预防复发的研究。经过筛选后,有1550人被纳入研究,参与者被1:1分配至阿司匹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中位年龄57岁,42%为女性,中位随访时间59.2个月。
患者特征(局部)
阿司匹林组5年无病生存率为77%,对照组为74.8%,风险比0.91,但并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两组不良事件水平相当,均无治疗相关死亡。
DFS(上)和OS(下)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
按照患者的年龄、疾病特征、化疗时长等因素进行亚组分析,也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研究者指出,必需考虑的一点是,既然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中的作用毋庸置疑,那么其在二级预防中的失利是否涉及不同的机制?此外阿司匹林的效果对剂量较为敏感,不同的剂量可能起到不同的效果。
目前还有多项同类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它们针对不同的阿司匹林剂量、患者群体,尤其是特定生物标志物筛选的患者群,这些研究的结果或许能够为我们找到能够从阿司匹林中获益的人群。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