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NAS:科学家发现新的痴呆机制
2013年3月3日讯 /生物谷BIOON/--最近发表在PNAS上的文章称,TDP-43蛋白缩短造成神经元发育受阻,肌肉萎缩。该发现说明TDP-43蛋白在ALS和FTD中有重要作用。 ALS是一种目前无法治愈的神经系统疾病,该病的特征是肌肉渐进性萎缩。四肢,呼吸系统肌肉都受到影响。这就造成了病人运动和呼吸障碍。病人通常在病情开始发作几年之内死亡。
Neurology:抗氧化剂或并不降低中风和痴呆的风险
2013年2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eur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者表示,人类饮食中的抗氧化剂总水平和其患中风或痴呆的风险并无关联。人类饮食中的抗氧化剂很多,比如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以及维他命C和E。
PNAS:刺激大脑免疫细胞活性治疗老年痴呆症
2013年1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队由Laval 、CHU de Québec大学以及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种方式可以刺激阿尔茨海默氏症病人大脑的自然防御机制。 这一重大突破发表在PNAS杂志上,在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疫苗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阿尔茨海默氏病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一种有毒的分子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过多生成。
Neurology:新型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快速诊断不同类型的痴呆症
2012年12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使用MRI(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来帮助判断痴呆是否属于阿尔兹海默症还是其它类型的痴呆,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eurology上。 阿尔兹海默症疾病和额颞叶退化(FTLD)二者尽管潜在的发病过程以及机制并不一样,但是其具有相类似的症状表现。
Neurobiol Aging:测量大脑代谢情况预测老年痴呆症进展
2012年11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当涉及到阿尔茨海默氏症,科学家们通常是将大脑作为他们的第一关注焦点。现在,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证实,疾病早期阶段,患者大脑的新陈代谢发生了变化。 任何症状出现之前,疾病早期阶段通常大脑中的代谢过程已经开始改变。近日,科学家开发预测模型,可以预测代谢信息以查明老年痴呆症的进展。这些模型的准确率高达90%,能准确预测疾病的阶段。
儿童发育和老年痴呆症联合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将落户重庆
发育和老年痴呆症联合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科学顾问。 在10月21日上午开幕的“国际发育与疾病高峰论坛”上传出消息,一家顶级的境外研发机构——儿童发育和老年痴呆症联合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将落户重庆,2004年度诺贝尔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教授将出任中心科学顾问,下午他便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廷玉教授的手中接过了聘书。
PLoS ONE:DNAJC5基因突变导致痴呆
日前,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DNAJC5基因变异与库夫斯病有关,该基因与大脑中神经细胞突触之间的信号传递有关。其最新研究成果"Exome-Sequencing Confirms DNAJC5 Mutations as Cause of Adult Neuronal Ceroid-Lipofuscinosis"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网络版上。
Neuron:渐冻人症和痴呆症源于同一变异基因
渐冻人症的学名为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英文缩写:ALS),其症状表现为由于上、下运动神经元退化和死亡并停止传送讯息到肌肉,肌肉逐渐衰弱、萎缩,以致最后大脑完全丧失控制肌肉的能力。著名英国物理学家史提芬.霍金患的即是此症。痴呆症又名额颞叶痴呆症(英文缩写:FTD),美国前总统里根、拳王阿里等皆患此症。ALS和FTD的临床症状很不相同,但在某些人身上又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BMJ:安定类安眠药或增加痴呆风险
一项最新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服用安定类(苯二氮卓类)安眠药需慎重,因为它可能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 研究称,法国和美国研究人员对一千多名平均年龄为78岁的老人进行了为期1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开始时,这些老人都没有痴呆症状。后来其中部分人开始服用安定类安眠药,结果显示,这部分人出现痴呆症的风险比其他人高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