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我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基于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CAR-NK细胞疗法,有望治疗系统性硬化症

  1.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2. 自然杀伤细胞
  3. 系统性硬化症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07-16 13:32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的现成细胞疗法:QN-139b。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通过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微血管塌陷和胶原蛋白失控而逐渐使组织窒息,且对传统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及抗纤维化药物均呈现耐药性,同时导致10年死亡率高达40%。

基于细胞的治疗方法,如造血干细胞移植和CAR-T细胞疗法,虽显示出潜力,但存在高毒性或需要耗时费力的定制生产,这使得临床医生和患者仍在寻求更安全、更易获取的治疗工具。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的现成细胞疗法:QN-139b,成功缓解了一名36岁严重弥漫性皮肤型系统性硬化症女性患者的致命性皮肤和器官瘢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细胞》杂志。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编辑人类iPSCs,敲除B2M、CIITA和CD16基因,同时插入HLA-E、HLA-G、白细胞介素-2受体融合蛋白(IL-2RF)、截短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tEGFR)以及靶向CD19和BCMA的双顺反子嵌合抗原受体(CAR)。

这些经过基因修饰的人类iPSCs被分化为自然杀伤细胞系并扩增。通过环磷酰胺(300 mg/m²)和氟达拉滨(25 mg/m²)连续三天治疗实现淋巴细胞耗竭。在第0、3、7和10天分别静脉注射6×10⁸个QN-139b细胞。

输注后外周B细胞计数迅速下降,至第7天几乎完全耗竭。血清抗体水平在六个月内持续下降。皮肤纤维化有所改善,表现为改良Rodnan皮肤评分降低及超声弹性成像改善。甲襞毛细血管镜检查显示毛细血管环恢复及出血性梗死减少。

高分辨率肺部成像显示磨玻璃样阴影和网状图案减少。心脏MRI显示左心室侧壁晚期钆增强减少。此外,未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毒性或移植物抗宿主病。  

重要的是,QN-139b由一个经过基因编辑的iPSCs克隆制备,该克隆在选择患者前已进行广泛基因编辑。与需要对患者个体细胞进行基因修饰的疗法相比,这提供了巨大的时间和成本优势。

尽管单个患者的结果距离被采纳为临床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现成的iPSC衍生性CAR-NK细胞有一天可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快速、可重复的工具,以阻止和逆转自身免疫性纤维化,这远超出当前药物的能力范围。(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Xiaobing Wang et al, An iPSC-derived CD19/BCMA CAR-NK therapy in a patient with systemic sclerosis, Cell (2025). DOI: 10.1016/j.cell.2025.05.038.

Universal stem cells reset immunity in a systemic sclerosis patient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5-07-universal-stem-cells-reset-immunity.html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