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medsci.cn/public-image/ms-image/3680b5f0-e05c-11eb-b319-cd51f388f4e7_open.png)
东大承认知名教授学术不端
日本东京大学调查发现知名细胞生物学家Yoshinori Watanabe在5篇文章中学术不端,并且实验室里另一名前成员也被发现存在同样问题。据Yoshinori Watanabe同事称虽然校方还未采取实际行动,但Yoshinori Watanabe实验室成员已经全部离职,Yoshinori Watanabe本人申请的基金也没了,职业生涯就此崩溃。这件事深深震惊了研究细胞分裂的学术圈,毕竟Yoshi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生命科学部和医学科学部名单)揭晓!
作为我国科研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促进我国整体基础研究水平提升、基础学科建设与发展、优秀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高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已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尺。截止到7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八大学部已经公布了今年集中受理期各项目的评审专家,包括国家杰青、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优青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地区基金等项目。根据往年的
2017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 附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2人)
关于公布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的公告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现将初步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中国科学院2017年8月1日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2人,按姓氏笔画为序)
赫捷院士:我国肿瘤大数据刚刚起步
“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们健康的重大疾病。但我国却尚未建立以医院为基础的癌症监查网络,缺乏全国肿瘤诊疗状况的权威数据,这就会导致肿瘤防治、临床研究、指南制定、政府决策等带有一定盲目性。”7月29日,在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医疗大数据肿瘤专业委员会暨慢病防治联盟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表示,大数据将为肿瘤研究和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组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组主要研究方向为:1. 基于干细胞的人类疾病研究和精准治疗; 2. 人类衰老的遗传和表观遗传信息解码; 3. 新型染色质编辑和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实验室详细介绍参见http://www.ibp.cas.cn/ktzz/ktzz_L/201305/t20130506_3833255.html。现因课题组发展需要,诚聘技术员五名。一、招聘基本要求1. 对生物学研究有高度
AZ全球CEO拒绝梯瓦 或继续留任
最近几天,关于AZ全球CEO Pascal Soriot将跳槽以色列仿制药巨头梯瓦担任CEO的消息甚嚣尘上。而根据伦敦方面的最新消息,Pascal Soriot拒绝了梯瓦开出的2000万美元年薪以及重组正处在困境中梯瓦的邀请,将继续留任阿斯利康全球CEO。自Pascal Soriot离职的消息传出后,有投资人士认为这很可能暗示了阿斯利康即将公布的同时也是今年最重要的临床试验Mystic有不好的结果
廖新波:新医改下的医生和医院关系 未来或现平台型医院
平台医院是什么概念?“博客厅长”廖新波就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发展模式和医院与医生的关系展开了讨论。廖新波原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现兼任中山大学等六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和兼职导师,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发起人。廖新波在任职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期间,分管医院管理、医疗改革、医疗政策、外事管理、卫生监督等工作。同时笔耕不辍,着有多篇有影响力的医改分析文章,是著名的“博客厅长”。近日,廖新波作了《新医改下的平台医院与医
第四届树兰医学奖被提名人名单公布
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卫生计生委与浙江大学等社会各界以及全国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第四届树兰医学奖的提名工作已经顺利结束。提名工作得到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等12个国家级学术机构的关心和参与;75位两院院士、60名学会(协会)主任委员(会长)积极提名;经过形式审查和有关工作程序,共计85位树兰医学奖被提名人
安进张明强博士:我们需要“中国原创”的临床证据
2016年12月25日,美国国会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1世纪治愈法案》的最终版本,指出“真实世界证据”取代“传统临床试验”进行扩大适应症,这一法案的推出惊动了医学科学家,有科学家认为这一举措可能会加快药品获批,但可能会降低了审评的科学性,然而,有些科学家觉得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医学评价体系,一夜之间回到了“解放前”。基于此问题,来自安进亚洲研发中心张明强总经理阐述了他的观点。我们需要“中国原创”的临
从细节入手,构建科学合理实验室布局 以患者为先,实现整合实效管理新模式
随着公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医院发展规模日益扩大,门诊量、住院量持续增多,临床对于检验技术水平、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构建现代化和自动化实验室,实现资源整合、流程优化、设备及人力资源效率最大化、降低运行成本,是很多大型医院检验医学实验室近年来建设发展的目标和趋势。近日,在长沙举办的2017全国临床检验装备技术与应用学术大会上,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