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饶毅团队在Neuron/NC等发表29篇文章,在神经生物学领域取得进展
婴儿的母系依恋关系是哺乳动物的首要社会行为。婴儿依恋行为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颜宁受聘担任深圳湾实验室主任
日前,经深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推荐、广东省科技领导小组同意,深圳湾实验室建设发展协调小组审定,聘任颜宁为深圳湾实验室主任。
知名教授付向东归国,加盟西湖大学
前几年,因神经再生论文,付向东在国内广为人知。实际上,他是生物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与国内互动较多,亦培养了许多人才。
10年颜宁团队在Nature/Cell/Science/PNAS等发表78篇文章,在膜蛋白结构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6在中枢神经系统(CNS)神经元放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av1.6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因此,Nav1.6的特异性抑制剂具有治疗潜力。
热景生物高管发生重大变动,年薪559万
据热景生物3月16日公告,该公司董事会近日收到了高级管理人员汪吉杰的辞职报告,汪吉杰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副总经理一职,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的任何职务。
薛蔚教授荣获2022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
日前,2022年度宝钢教育奖揭晓,仁济医院副院长、泌尿科主任薛蔚教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领导者榜单出炉,46位杰出人士当选
今日,行业媒体STAT公布了2023年STATUS榜单,上榜人士中有些是生物技术和公共卫生领域的杰出领导者和意见领袖,也有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文章表示,他们由STAT编辑团
136页Nature论文打破国内外技术空白,30岁一作即将回国就职
刚刚博士后出站的胡鸿杰,以一作身份新发了一篇《自然》论文。结果,他的“电话被打爆”了。在论文发表仅一周时,下载量就已经超过了44000次。
专访沃尔夫奖得主何川:在38岁那年,开始进入一个新领域
近日,2023年度沃尔夫奖揭晓。芝加哥大学教授何川教授因其在“RNA表观遗传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与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Hiroaki Suga以及来自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Jeffery W. Kel
陈雪梅院士回国加盟北大,出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陈雪梅主要研究内容为microRNA和花器官发育,包括利用microRNA分析植物发育机制,以拟南芥为模型研究干细胞调控机制,是最先从植物体中分离出microRNAs的研究团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