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超越CRSIPR,线粒体靶向的ARCUS核酸酶,消除线粒体致病基因突变

Precision公司首席研究官 Jeff Smith 博士表示,对于线粒体疾病,ARCUS之所以成为如此优雅和简单的工具,是因为它是一个单组分蛋白质,可以识别和消除突变的线粒体DNA。

2023-12-08

Science:揭示致病的耳念珠菌具有极强的表面粘附能力之谜

O'Meara和她的团队计划研究SCF1与毒力之间的联系,希望能利用这种联系开发出更有效的抗真菌疗法,因为许多耳念珠菌菌株对目前的药物具有抗药性。

2023-10-15

Nat Commun:新研究揭示基孔肯雅病毒和阿良良病毒劫持人体蛋白FHL1进行感染和致病机制

甲病毒属于披盖病毒(Togavirus),具有正义RNA基因组。 有三十种甲病毒能够感染各种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例如人、啮齿动物、鱼、鸟以及较大的哺乳动物(马)。由于甲病毒种间的传播主要通过蚊子发生

2023-11-02

南开大学科研团队发现致病细菌穿越人体血脑屏障机制

近日,南开大学王磊教授团队揭示了引起脑膜炎的三种主要细菌利用同一机制穿越血脑屏障,并详细阐述了其分子机理。细菌性脑膜炎具有高致死率和严重的后遗症,目前治疗手段缺乏。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细菌穿越血脑屏障的

2023-10-05

郑春福教授在JMV发表新冠病毒阻断自噬流促进病毒复制和致病的文章

近日郑春福教授和合作者历在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发表研究论文“SARS-CoV-2 ORF7a blocked autophagy flux by inte

2023-10-17

华人一作:谷歌DeepMind再推出革命性AI工具,预测和表征人类致病基因突变

当然,AlphaMissense距离实际的临床应用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要走,AI预测目前在诊断遗传疾病方面的作用还很小,这些工具应该只提供支持性证据将遗传变异与疾病联系起来。

2023-09-22

Science:新研究揭示泊库食烷菌通过形成生物膜高效降解海洋中泄露的石油机制

石油泄漏对自然环境来说是灾难性的,因为它们会导致长期污染,伤害周围的野生动物。然而,某些降解石油的细菌却能在油类泄漏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为石油泄漏的生物修复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由细菌形成的群落---生物

2023-09-04

Nature子刊:偶尔一顿大餐,竟会导致全身免疫功能下降,增加致病性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这项最新研究表明,短期饮食改变可以影响胃肠道的代谢、转录和免疫景观,导致粘膜和全身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尽管短期摄入能量密集的高脂肪饮食具有为人体提供高能量的优势,但这是以短暂的免疫抑制为代价

2023-08-17

Nat Commun:体温升高会增加宿主身体对致病性病毒感染的抵抗力

临床证据表明老年人感染病毒的风险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的平均体温也较低。然而,体温升高对抵抗病毒感染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研究。

2023-08-03

全球首例治愈:浙大团队发现罕见病新致病基因,创新研发靶向药物

一系列的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也证明:在同等给药量时,相比此前已用于临床的 IL-1 通路抑制剂阿那白滞素(anakinra)和卡纳单抗(canakinumab),“利来西普”能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

202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