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来源于M2样巨噬细胞的细胞外囊泡以miR-709介导的方式减轻急性肺损伤
该研究表明,m2φ - ev在ALI/ARDS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保护作用,部分由miR-709介导,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ALI/ARDS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策略。
2024-05-11
Cell Stem Cell | 北京大学席建忠/叶步青等合作构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源的肿瘤样细胞簇模型
PTC模型作为一种全新、无基质胶、可再现肿瘤微环境的临床前模型,在临床肿瘤精准治疗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目前已成功应用于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等患者的临床药物疗效预测。
2024-04-10
《细胞》子刊:肠道真菌也能「伤心」!中国科学家发现,肠道白色念珠菌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并揭示其中机制
肠道中过多的白色念珠菌会通过其代谢物甲酰甲硫氨酸激活HIF-2α-神经酰胺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而HIF-2α选择性抑制剂能够减少斑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疗法。
2024-06-15
Cell:用双抗连接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增强抗肿瘤免疫,防止癌症转移复发
研究开辟了一种免疫治疗新途径:将免疫系统中不同细胞连接起来以创建一支强大的战斗团队来击败癌症和其他疾病。
2024-01-21
Cardiovasc Res:miR-369-3p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琥珀酸- gpr91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相关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涉及损害脂质和葡萄糖正常化对斑块免疫细胞的有利作用的分子过程,特别是巨噬细胞是炎症的主要驱动因素。
2024-05-19
衰老样巨噬细胞通过分泌IL-10介导雄性小鼠终板硬化血管生成
研究者提出,血管生成、破骨细胞活性与成骨细胞活性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共同引发了终板硬化。一旦血管生成受阻,破骨与成骨活动亦随之受限。
2024-05-01
Nature子刊:通过抑制局灶黏附激酶使腺泡向β样细胞转化,可能为治疗糖尿病提供一个有希望的策略
该研究证明抑制局灶黏附激酶的激酶活性可以将腺泡细胞转化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并可能为治疗糖尿病提供一个有希望的策略。
2024-05-18
Cell Metabolism:伊塔康酸通过增强单核细胞衍生树突状细胞中由 mtDNA 介导的 PD-L1 表达,以损害对疟原虫的免疫控制
该实验首次展示了伊塔康酸在调节免疫反应和提高寄生虫感染易感性方面的重要性。
2024-02-28
Ann Rheum Dis : 中山大学蒋小云/陈崴等通过单细胞测序揭示CD163+树突状细胞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关键作用
该研究深入解析了LN患者肾脏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和固有细胞的组成,首次鉴定肾脏CD163+DC亚群,并发现其具有促炎、抗原呈递能力强的特征。
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