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 Adv:人类卵细胞或能免受年龄相关的遗传突变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高精度的双链测序技术首次直接分析了人类卵子中线粒体DNA突变的频率及其与年龄的关系。
Nat Methods:绘制高通量细胞相互作用图谱,科学家成功解锁免疫细胞互动的奥秘
Interact-omics 框架为研究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其高通量和低成本特性使其能应用于大规模的实验,从而为免疫治疗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Blood:新发现!即使几个突变细胞也会对血液癌症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少量突变癌细胞对整个造血系统的深远影响,还为未来的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韩春雨新论文:开发新型PCR技术,实现快速、高精度DNA检测,且无需精密仪器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基于 Cas6 的 RNA 荧光追踪平台——Cas6FC,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在活细胞中几乎没有背景噪声的检测目标 RNA。
JCI:关键信号通路的失活或会增强机体抵御肿瘤的免疫反应
本文研究揭示了CDK12/13在肿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CDK12/13抑制剂作为免疫治疗新靶点的可能性。
Nature:不止A, B, C!研究人员扩充免疫细胞“字母表”,解锁T细胞抗癌新技能
这项发表于《自然》的研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关于未来细胞免疫治疗的壮丽蓝图。
Nature Genetics :开启后GWAS时代——bQTL一把解开复杂性状调控的新钥匙
这项工作不仅深刻地回答了“基因如何决定性状”这一古老问题,更为未来的作物改良和精准育种提供了一把锋利的“手术刀”。
血小板外泌体竟藏“促癌因子”!Cell Death Dis:血小板来源外泌体LINC00183借ENO1稳存,驱动结直肠癌进展
本研究发现血小板来源外泌体中的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183通过稳定烯醇化酶1,激活糖酵解,引发组蛋白H3K18乳酸化,上调癌基因GDF15,促进结直肠癌进展,或为治疗靶点。
《癌细胞》:教科书又要改了!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树突状细胞竟能清除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促进T细胞入瘤抗癌
树突状细胞不仅能通过呈递抗原激活抗肿瘤免疫,还能通过“铲恶锄奸”改善抗肿瘤免疫。
Cell Mol Biol Lett:M2巨噬细胞外囊泡携miR221-5p,为腹主动脉瘤筑起防护屏障
这项研究揭示了M2-EVs中的miR221-5p通过PARP-1/PP-1α/JNK/c-Jun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腹主动脉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