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ll:一种保护性涂层有望让通用型CAR-T细胞疗法成为可能
团队发现,敲除信号肽肽酶样3(SPPL3)可在原代T细胞中实现聚糖介导的免疫逃逸。
Cell子刊:邵志敏/江一舟团队发现提高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效果的新靶点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单细胞 RNA 测序(scRNA-seq)免疫治疗队列(N=27)和一个空间转录组学队列(N=88),以阐明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治疗效果相关的代谢交互作用。
突破胰腺癌腹膜转移困境!J Control Release:红细胞外泌体携双药协同,为治疗提供安全有效新策略
研究显示,红细胞外泌体递送KRAS反义寡核苷酸与RIG-I激动剂,可协同激活抗肿瘤免疫,抑制胰腺癌生长及腹膜转移,且在非人灵长类中安全耐受。
Front Immunol新发现:骨髓瘤患者骨髓外泌体借HLA-G/PD-1/PD-L1扰免疫,成治疗新靶标
本研究发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数量更多,且高表达HLA-G、PD-1、PD-L1,可抑制T细胞活化及关键细胞因子分泌,HLA-G阻断能部分逆转该效应,提示其为恢复抗肿瘤免疫的潜在靶标
总生存期(OS)提升5倍!实体瘤免疫治疗迎来重大突破
本研究印证了ScTIL技术路线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尽管还有待更大样本量的确证性研究,但不得不说,作为中国原创的底层平台创新技术,ScTIL带来了实体瘤细胞治疗范式的突破,并展现出未来临床应用的巨大潜力。
放疗后口腔鳞癌的“微小囊泡”藏抗瘤关键!Int J Radiat Biol揭示miR-198-5p/MYD88调控巨噬细胞新机制
本研究发现,辐射处理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分泌的富含微小RNA-198-5p的细胞外囊泡,可通过靶向髓样分化因子88抑制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为口腔鳞癌治疗提供新策略。
Theranostics:肿瘤细胞借胞外囊泡传递Twist1至大脑,诱导神经元异常与癌症相关性抑郁
研究发现肿瘤来源的胞外囊泡携带Twist1,经血液到达小鼠内侧前额叶皮层,抑制PPAR-δ致神经元树突萎缩,引发抑郁样行为,揭示癌症相关性抑郁新机制并提供潜在治疗靶点。
癌症还会“绑架”机体的神经系统?!Nature: 癌细胞能够主动损害机体周围神经,引发慢性炎症,进而诱导免疫系统“叛变”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全新的抗癌耐药机制,即癌细胞会主动损伤机体周围的神经从而引发慢性炎症,进而“教唆”免疫系统“叛变”并导致免疫治疗失败。
免疫治疗守护“银发时代”!IMpower-132研究显示,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能为老年肺癌患者保驾护航
针对老年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与铂类联合培美曲塞(PP)方案相比,阿替利珠单抗联合铂类及培美曲塞(APP)方案一线治疗疗效继续强势胜出,展现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获益。
苏州大学最新Cell子刊论文:提出癌症声免疫疗法新思路
该研究利用金属掺杂工程驱动的 STING-PANoptosis 级联反应,增强了癌症声免疫疗法,不仅证明了金属掺杂工程在驱动泛凋亡方面的潜力,更为声免疫治疗策略的构建与优化提供了宝贵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