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黑色素瘤细胞表面的凹陷是肿瘤杀伤热点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10-22 15:37

这项研究揭示了此前未知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癌症疗法的一个关键功能。ICB通过重新激活CD8+T细胞对抗肿瘤,从而缩小并最终杀死癌细胞。

《细胞》杂志发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黑色素瘤细胞表面存在的凹陷结构可作为免疫枢纽,成为肿瘤杀伤的主要场所。这些凹陷或许能作为免疫疗法成功的良好标志物。

这项研究揭示了此前未知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癌症疗法的一个关键功能。ICB通过重新激活CD8+T细胞对抗肿瘤,从而缩小并最终杀死癌细胞。然而,关于浸润性CD8+T细胞促进局部肿瘤杀伤的具体机制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研究人员利用斑马鱼模型,对内源性黑色素瘤三维结构中的浸润CD8+T细胞进行了长达24小时的持续监测。斑马鱼是当前唯一能够实现24小时连续活体成像的肿瘤模型。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波士顿儿童医院干细胞项目主任Leonard Zon博士表示:"我们发现CD8+T细胞并非在整个肿瘤表面巡逻,而是在黑色素瘤边缘的凹陷处聚集,与黑色素瘤细胞形成持续性相互作用。我们将这些凹陷称为抗原呈递与T细胞结合滞留区,并观察到在免疫刺激后,CRATER会扩大并促进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研究团队在人类黑色素瘤样本中也发现了CRATER结构,并在人类肺癌中观察到类似结构,这表明CRATER可能不仅限于黑色素瘤,在其他实体瘤中也可能形成。

迄今为止,对ICB疗法疗效的评估主要依靠评估肿瘤坏死和纤维化程度。虽然CD8+ T细胞浸润指标与患者生存率和治疗结果相关,但一直缺乏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有效相互作用的直接证据。

Zon博士指出:"经过全面临床验证后,结合其他测量指标,CRATER或许能更准确地评估当前治疗的疗效,从而改善治疗结果。"研究团队目前正计划开展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以验证CRATER是否为ICB成功的最佳标志物。(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Aya Ludin et al, CRATER Tumor Niches facilitate CD8+ T cell engagement and correspond with immunotherapy success., Cell (2025). DOI: 10.1016/j.cell.2025.09.02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