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medsci.cn/public-image/ms-image/3680b5f0-e05c-11eb-b319-cd51f388f4e7_open.png)
李克强:汇聚优势科研力量集中攻关癌症难关
“癌症疾病关系千千万万人群,是重大民生痛点。我这次来就是想实地了解,现在有哪些‘卡脖子’因素?攻克癌症需要政府给予什么政策支持?” 12月12日,李克强总理在武汉协和医院与20多位肿瘤专家“站谈”。两个月前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上,总理明确提出要求,要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开展疑难高发癌症治疗专项重点攻关。12月12日上午,李克强来到武汉协和医院专门看望白血病患儿,并与肿瘤专家深入交流攻克癌症等
锁定抗体行业标杆——对话Abcam张珏女士及陈晖博士
编者按:生物谷之前报道过《Nature》曾指出由于有些非特异的和不可靠的抗体存在,全球用于蛋白识别的大约50%的科研经费被白白浪费了,可见抗体品质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生物谷日前就此采访了全球科研试剂领导者Abcam中国区总经理张珏女士及Abcam战略合作负责人陈晖博士。 生物谷:两位好!非常高兴两位能接受我们的
无锡卫生计生委、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阿斯利康共同打造全国首个胸痛中心全市模式
借助物联网力量 建设专科医联体 助力分级诊疗2017年12月13日,中国无锡——无锡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阿斯利康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将在物联网技术支持下,共同打造全国首个国家胸痛中心全市模式,在无锡市全市范围内,实现对胸痛患者救治的“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尽可能提高对胸痛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现场领导嘉宾合影:胸痛中心全市模式战略合作无锡市签约
“95后”女博士常宁:破译癌症的“密码”
“双12”来了,常宁会像许多女孩一样忙着整理购物车;她在手机里下载了许多歌,有一首《LookAtMeNow》她百听不厌……眼前这位22岁的东南大学生物学女博士,看上去像位邻家女孩。她恬静的外表下却有颗强悍的“小宇宙”,这位“邻家女孩”刚率领MxHealth大学生创新团队,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摘得“银奖”。他们获奖的成果是“肿瘤标志物自动化检测仪”。利用这台仪器,只
夏宁邵:逐梦科研之路,绘就转化图景
医学科学研究成果多以论文、专著等形式体现,很多成果由于无法与产业对接而只能遗憾地束之高阁。 然而,看似“高冷”的学界,有一支团队的名字却频频与各项重大转化成功联系在一起——1999年帮助国内艾滋病诊断试剂实现第二代到第三代的提升;2012年,中国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上第一支戊肝疫苗“重组戊型肝炎疫苗”正式诞生;今年,随着关于宫颈癌疫苗在国内上市的新闻刷爆朋友圈,国内首个国产宫颈癌疫苗
周德敏:逐梦药学,玉汝于成
长久以来,流感、艾滋病、SARS和埃博拉出血热等致命性传染病及其周期性爆发,时刻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其幕后黑手是结构多样且变异快速的病毒。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目前临床使用的疫苗制备仍存在问题:因病毒灭活致免疫原性较弱、安全性不稳定、制备工艺复杂不通用、病毒突变致免疫逃逸失效;这些问题常常让人谈疫苗而色变。 那么有没有一种精准的方法可以“弯道取直”?对于北京大学药学院院长周
卢煜明:无创产前诊断第一人
“日以煜乎昼,月以煜乎夜”,诚如名字所寓意的那样,煜明即光亮。卢煜明教授长期在未知领域探索,用严谨的科研精神照亮了前行之路。他和团队基于孕妇外周血中存在胎儿DNA的发现,在无创产前胎儿基因检查(NIPT)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并将基因技术应用到筛查疾病、对抗癌症等更广泛的领域。 ▲ 卢煜明教授 今天,备受生命科学领域瞩目的2017年第十一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评选结果在北京公
吴一龙:世界“肺癌克星”中的首张华人面孔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的数据,全球每年死于肺癌的患者人数多达170万例,且依然处于趋势上升阶段。 2015年9月6日,在美国举行的第16届世界肺癌大会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被授予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杰出科学奖,这是这一奖项40年来首次颁给华人科学家。这不仅仅是给吴一龙教授的
2018“科学突破奖”揭晓,5名生物学家获殊荣
有“科学界奥斯卡”之称的“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揭晓了2018年的获奖名单,5名科学家摘得“生命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s in Life Sciences)的桂冠。科学突破奖是一项全球性的科学奖项,由谷歌共同创始人Sergey Brin、俄罗斯企业家Yuri Milner与Julia Milner夫妇、Facebook共同创始人
王洁教授:肺癌液体活检的进展和未来
侯培锋医生:王洁教授是我国肺癌领域知名专家,尤其在肺癌驱动基因液态活检研究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现今晚期NSCLC已进入了以分子分型为基础的个体化精准靶向治疗时代,精准治疗首先需要精准的分子分型,但不是每个患者都可顺利获得合格的肿瘤组织标本,于是液态活检应运而生。回顾性研究证实血浆ctDNA EGFR突变与组织EGFR突变在指导NSCLC靶向治疗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王洁教授主持的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