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质谱技术在中国
质谱技术这一长期流连于科研院所的检测技术,因为其巨大的潜在临床应用前景,正逐渐被检验医学领域所关注。目前国内质谱技术在临床医学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许多三甲医院与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都纷纷布局临床质谱技术。质谱技术对于中国的临床检验发展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凯莱谱精准医疗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刘华芬,历任北美应用高级经理、中国应用总监、SCIEXLabs全球总监,被认为是
中国质谱行业领头人周振:做中国人自己的质谱仪
20多年前,周振就决定把自己的名字和“质谱仪”紧紧地联系起来,“这就是我的梦想”。20世纪90年代,在德国深造的周振研制出垂直引入式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器,分辨率达到20000,为世界最高水平。2000年他成功将高分辨技术引入国内,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少数具有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仪研发能力的国家之一。这18年来,周振认真做到了一件事:把这一技术实现产业化,打破了国内逐年扩大的质谱仪市场一直为
吴以岭院士荣获“国之大医·特别致敬”荣誉称号
2019年8月9日,主题为“推举医者榜样,引领尊医舆论,促进人民健康”的第三届国之名医盛典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吴以岭院士荣获“国之大医·特别致敬”荣誉称号。 “国之名医盛典”是人民网、健康时报主办,人民日报社及其社属媒体共同支持、参与的年度“医生学术活动”。活动以“权威、客观、公正”为原则,旨在通过活动载体,形成促进我国名医成长的政策、机制、舆论、学术、社会环境,激发医生做名医的内生动力与职业尊崇感
韩春雨沉寂3年“再发论文”,单位为河北科大基因编辑中心
时隔3年,曾处于舆论旋涡的韩春雨公开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近日,韩春雨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基因编辑的新文章:Background free tracking of single RNA in living cells using catalytically inactive CasE。文章共有5名作者,依次为Feng Gao, Yue Sun, Feng Jiang, Xiao
吕永龙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7月1日,记者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悉,接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长Sierd Cloetingh 教授来函通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吕永龙研究员,当选2019年度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是欧盟的“国家科学院”和法定科学顾问,由英国皇家学会等多个代
匡廷云院士获光合作用领域杰出成就奖
日前,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十届国际光合作用及氢能研究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匡廷云因“在光合作用领域长期而持久的研究,尤其是在光合作用膜蛋白结构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杰出成就奖荣誉。这也是我国学者首次获得这一荣誉。大会组委会对匡廷云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她是“一位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特别是在光系统I和II的叶绿素-蛋白超复合物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伟
张锋跨界发明DNA显微镜,彻底改造显微镜,曾六获诺奖的显微镜会给张锋带来好运吗?
如果要评选一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那么显微镜一定能名列前茅。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类对于世界的观察只局限于肉眼。当列文虎克使用他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和微生物后,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在人类眼前打开。此后,恩斯特·鲁斯卡于1931年发明电子显微镜,使得人们能够直接在原子水平观察,显微镜将人类视野带到了一个之前从未触及的微观世界,人类开始对自己和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入的认知。显微镜可分为两大类
令狐恩强:普及磁控胶囊胃镜检查势在必行
“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行动太晚。”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科主任、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消化内镜创新发展分会理事长令狐恩强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我国胃癌人数占全球一半,死亡率逐年攀升,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如何借助医疗技术创新加快推进早期筛查工作成为我国防控胃癌的重点。令狐恩强将胃镜检查分为两种:有创胃镜(传统的插管胃镜)和无创胃镜(胶囊胃镜)。“传统的插管胃镜是
2019年生物医学青年才俊TOP10:张峰开山弟子入围
国外生物技术网站GEN近日发布《2019年生物医学领域10位40岁以下青年才俊(Top 10 Under 40)》。这些青年才俊正在成为生物制药研究和/或商业领域的领导者,他们怀抱把追求科学当作终身事业的热情,致力于解决医学科研领域常见的重大问题,推动生物科学的突破性创新研究,同时也活跃在生物商业活动的前线,可以说是目前最具才华、潜力和影响力的青年生物医药科研及商业领域的从业者。今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