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破解50年谜团Nature:揭示mRNA Cap2甲基对细胞的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mRNA含有对细胞的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的化学标记。这一发现解开了50年来有关这些化学修饰的目的之谜,并表明错误的mRNA修饰可能是一些自身免疫和炎症疾病的基础。

2023-02-07

我国科学家发表全球最大样本量研究,证实肺癌类器官药敏测试预测临床疗效总体准确高达83.3%!

肺癌有着极高的死亡率,晚期肺癌患者的预后常常较差。目前已经开发出基于基因检测技术的分子靶向治疗,可以明显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为了提出个性化治疗方案

2023-02-23

揭示肺癌亚型转移空间分布规律

肺癌转移是癌症终末期的标志,最常转移的部位是脑部,一旦发生脑转移,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不超过1年。针对这类患者,临床上主要采用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方式治疗,而电离辐射会造成脑部神经损伤

2022-12-23

ACS Nano:开发纳米探针用于胶质瘤的成像与治疗

脑胶质瘤作为一种高浸润性、高转移性的肿瘤,因其预后差、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等挑战,被认为是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脑肿瘤之一。虽然,目前临床上已采用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多种方法来治疗脑胶质瘤

2023-01-09

复旦团队发现绿光可以镇痛并解析出环路机制

视觉信号传入到痛觉信息调控的功能环路起始于视网膜的非自感光视锥/视杆神经节细胞,之后投射至vLGN通路,再通过vLGN通路内Penk神经元投射到DRN,由此介导整个绿光镇痛过程。

2023-01-18

Sci Transl Med:囊性纤维药物或有望帮助治疗人类肺炎

来自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诱发机体肺部液体积聚的新型分子机制。

2023-01-12

柳叶刀子刊:新冠2年后,痴呆、雾等风险仍然增加

研究表明,感染新冠2年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的风险仍然增加,包括痴呆、癫痫发作、脑雾等。

2023-01-12

科研人员提出基于功能纸基比色传感器的百草枯农残快检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冯亮团队在纸基光化学传感器的信号放大研发中取得进展。团队构建了新型介孔二氧化硅功能化纸基传感器,通过柱芳烃超分子识别系统,实现了农药百草枯的高效捕获和分析。

2023-02-01

研究人员构建可电离铁纳米佐剂用于个性肿瘤疫苗治疗

肿瘤疫苗代表了一种可诱导机体特异性且持久性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治疗手段,对于改善临床肿瘤治疗具有广大的前景。然而,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低、胞质递送效率低以及淋巴器官靶向性差等问题限制了肿瘤疫苗诱导抗肿瘤

2023-01-16

MIT和哈佛研究团队开发的AI模型可不依赖放射科医生和临床数据,高准确预测肺癌

该研究开发了包括无吸烟史人群的肺癌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可以为接受CT肺癌筛查的患者提供有关未来肺癌风险的额外信息,而且对正常临床工作流程无明显干扰。

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