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周虎/樊嘉/高强/高大明团队绘制内胆管癌的多组学分子特征全景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是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肝恶性肿瘤,当前手术切除率低,同时缺乏有效的靶向/免疫治疗方案。肝内胆管癌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基因组突变和肿瘤微环境,可能介导其高侵袭性和不良预后。因此,迫切需要对iCCA进行“鸟瞰式”研究,绘制其精确的分子图谱,为系统理解肝内胆管癌异

2022-01-07

养殖鱼类脂肪酸营养品质调控领域取得新进展

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团队在食品领域TOP期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发表了题为“Response of lipid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turbot to starvation under different dietary lipid levels i

2022-01-02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构建动物乳脂肪酸高通量检测方法与指纹图谱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在动物乳中脂肪酸检测方法与指纹图谱的构建方面取得新进展,成功建立了比现有国标方法多检测32种脂肪酸的高通量检测方法,并绘制了荷斯坦奶牛、娟珊奶牛、水牛等8种动物乳的脂肪酸指纹图谱,为系统解析动物乳成分奠定了方法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奶业科学杂志(Journal of Dairy S

2022-01-08

Cell Rep:特殊基因或能帮助膳食脂肪以特殊的方式进入体内

来自康奈尔大学兽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关键的分子机制,其或许会让这些脂肪“走上”错误的道路,并会潜在导致机体疾病的发生。

2021-12-30

Cancer Cell:樊嘉/周虎等绘制内胆管癌多组学分子特征全景

肝内胆管癌(iCCA)是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肝恶性肿瘤,当前手术切除率低,同时缺乏有效的靶向/免疫治疗方案。肝内胆管癌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基因组突变和肿瘤微环境,可能介导其高侵袭性和不良预后。因此,迫切需要对iCCA进行“鸟瞰式”研究,绘制其精确的分子图谱,为系统理解肝内胆管癌异质性及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周虎研究

2022-01-01

Sci Rep:特殊的酪氨酸基因点突变或会让机体更易于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

来自日本筑波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携带酪氨酸基因点突变的白化病小鼠相比携带非突变基因的小鼠而言或许更易于患上NASH。

2021-11-19

Hepatology:科学家发现一种有望治疗人类脂肪肝的新型靶点!

来自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实验性NAFL/NASH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看似合理的治疗性靶基因,即SH3BP5,其也被称之为SAB。

2021-11-10

Hepatology: 1-磷酸鞘氨醇促进充血性肝病小鼠肿瘤发展和纤维化

反映右心衰竭(RHF)、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或方坦相关肝病(FALD)的慢性肝充血与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HCC)有关。然而,慢性肝充血时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2021-12-28

Stem Cell Res & Ther:新型胎盘细胞疗法或有望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来自澳洲莫纳什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胎盘细胞疗法或有望减少机体肝脏疾病的炎症反应,其或有望为成千上万的澳大利亚患者提供治疗希望。

2021-12-30

肝细胞源性外体miR-27A通过抑制PINK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激活MAFLD中的星状细胞

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中,外泌体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肝细胞(HCs)和肝星状细胞(HSCs)之间的串扰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