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科学家们揭示了调节乳腺癌细胞黏附和肿瘤转移的信号机制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局部乳腺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99%,而远处转移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则大幅下降至28%。
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潜在一线治疗方法
总体而言,与安慰剂加CAPOX相比,在CLDN18.2阳性、HER2阴性、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mG/GEJ腺癌患者中,佐妥昔单抗加CAPOX治疗可显著延长PFS和OS。
乳腺癌具有多个独立癌症创始细胞是常见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重塑了关于癌症扩散的普遍假设。他们探讨了导致癌症发展的早期进化事件,以及具有共同突变的非癌症克隆(non-cancer clone)的作用。他们利
Nature子刊:王莹/时玉舫团队发现脾脏嗜中性粒细胞调控乳腺癌进展新机制
依靠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技术,研究团队发现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和乳腺癌小鼠的脾脏葡萄糖代谢与肿瘤负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恩美曲妥珠单抗组合疗法二线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III期研究达PFS主要终点
8月16日,Seagen宣布,TUKYSA(tucatinib,妥卡替尼)联合HER2 ADC药物Kadcyla(恩美曲妥珠单抗)治疗既往接受过紫杉烷和曲妥珠单抗治疗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HER
PLOS Biol:科学家开发出有望抑制人类三阴性乳腺癌生长的新型策略
来自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深入揭示MAPK4酶的新角色的细节,识别出了一种有望潜在控制MAPK4促进三阴性乳腺癌和其它癌症生长的新型策略,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研究人员治疗人类三阴性乳腺癌等癌症类型。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团队发明早期乳腺癌血检新方法
王传新/杜鲁涛/李娟团队基于PBMCs的4个DNA甲基化标记物,开发了一种便捷、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乳腺癌无创检测方法——BC-mqmsPCR。重要的是,BC-mqmsPCR对于早期乳腺癌和体积较小的
Sci Rep:谷氨酰胺酶2或能调节机体胰腺β细胞中的葡萄糖代谢水平
来自日本千叶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解开了GLS2在葡萄糖稳态中的关键作用;此前他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GLS2能作为p53的靶基因,因此其能作为肿瘤抑制子来发挥作用。
肺腺癌新机制!B4GALT1促进肺腺癌免疫逃逸
随着肺癌筛查的普及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临床应用,肺结节的检出数量显著增加,其中许多是原位腺癌(AIS)、微侵袭性腺癌(MIA)和侵袭性腺癌(IAC)。
Nature:个性化的mRNA疫苗在临床试验中或有望治疗人类胰腺导管腺癌
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个体化mRNA疫苗,在临床试验中其或有望帮助抵御胰腺癌的侵袭性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