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 Advance:TRIM37是一种灵长类动物特有的亨廷顿蛋白E3连接酶,与亨廷顿病的纹状体变性有关

本研究工作确立了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是HD研究的宝贵动物资源。虽然啮齿动物模型极大地扩展了对HD发病机制的理解,但固有的物种差异使它们无法解决与选择性神经退行性变相关的特定问题。

2024-05-28

Sci Adv│张薇/陈佳林/姚庆强开发了一种新的生物活性纤维增强水凝胶,用于肌腱连接损伤修复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首先评估了生物活性纤维增强水凝胶的理化性能和细胞相容性。随后,将水凝胶系统植入大鼠MTJ缺损模型中,评估其在促进MTJ结构和功能再生方面的原位有效性。

2024-04-28

上海交通大学贾伟等团队首次揭示调控自噬保护突触,改善抑郁症新机制

该研究表明长双歧杆菌产生HVA,并通过含有肠道罗斯拜瑞氏菌的混合益生菌等增强HVA,可以有效缓解抑郁,调节突触完整性。

2024-04-08

JCI:科学家发现,不改变tau病理,也可修复突触可塑性,改善痴呆相关记忆缺陷

该研究发现KIBRA可以在不改变tau病理的情况下,修复了tau蛋白病小鼠突触的可塑性,并改善了小鼠的记忆缺陷。

2024-03-15

Nature子刊:西湖大学贾洁敏团队发现神经元调控大脑血流新路径——类突触连接

这项研究在小鼠中证实了证明单个谷氨酸能轴突通过类突触——神经-小动脉平滑肌细胞接头(NsMJ)之间的突触样传输扩张其神经支配的小动脉。

2024-01-04

这篇Nature论文获得30万欧元奖金,揭示了脑肿瘤与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交流

这项研究显示,神经胶质瘤可以将自身融入正常工作的大脑,而来自健康脑细胞的输入,通常用于思维和记忆等功能,则推动了胶质瘤的发展。

2024-02-23

Nature Chemical Biology:O-GlcNAc 强化了α-突触核蛋白淀粉样株,其播种性和病理学特性明显减弱

本研究团队报告了对α-突触核蛋白单体进行O-GlcNAc修饰会导致形成具有独特核心结构的淀粉样纤维,表明O-GlcNAc修饰可能会改变α-突触核蛋白纤维的相互作用组,从而导致体内播种活性的降低。

2024-02-29

EMBO J | 浙江大学许大千/吕志民团队发现E3泛素连接酶VHL具有抑制细胞自噬的新功能

研究发现揭示了VHL抑制肿瘤生长的一个意想不到的机制,并暗示了通过联合抑制自噬和HIF2α治疗ccRCC的潜在方法。

2024-03-06

BRAIN:上海市东方医院团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突触丢失新靶点!

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AD的新分子机制,提示Maf1可能是早期AD的潜在治疗靶点,研究人员指出,对突触功能障碍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会为AD早期干预和治疗开辟新的思路和方向。

2024-02-02

Cell:用双抗连接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增强抗肿瘤免疫,防止癌症转移复发

研究开辟了一种免疫治疗新途径:将免疫系统中不同细胞连接起来以创建一支强大的战斗团队来击败癌症和其他疾病。

202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