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子刊:利用抗核抗体-药物结合物开发出抗核导弹癌症疗法
Hansen说,“这项技术让我们有机会利用抗核抗体向肿瘤或其他与DNA释放增加有关的损伤部位(如心脏病、中风或外伤递送药物、蛋白或基因疗法。”
2024-07-20
CRM: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团队,发现LTA4H改善肿瘤微环境,并抑制肝癌进展的机制!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王红阳、陈磊研究团队,发现了LTA4H低表达促进HCC的发生和发展。
2025-04-01
Cell:真核DNA复制体介导的亲本组蛋白表观遗传信息继承新机制获得进展
本工作发现Mrc1/CLASPIN能够结合H3-H4四聚体,这对复制偶联的亲本组蛋白回收十分重要。Mrc1与FACT以及其他复制体元件共同调节亲本组蛋白在两条子链上的分配。
2024-08-23
北京大学姜辉团队首次报道聚乳酸微/纳米塑料侵入精子,诱导生殖毒性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聚乳酸微/纳米塑料(PLA-MP/NP)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且毒性机制可能与传统石油基微塑料一致,为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环境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2025-01-31
科学家找到肿瘤微环境特异性抗癌新靶点
MEN1基因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依赖于宿主的免疫环境,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浸润,表现出在不同免疫环境下的促癌和抑癌双重功能,这种现象为理解肿瘤微环境对基因功能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10-11
浙江大学顾臻团队等开发贴敷式输注贴,实现大剂量药物微创且稳定的体内输注
该输注贴利用腔体内的渗透压差将药物以恒定的速率通过空心微针阵列注入体内,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以增强药物疗效并减少毒副作用。
2024-12-02
Science子刊:孙朝阳/陈刚/李晶/周欣/盛夏团队揭示热疗重塑肿瘤微环境,提出卵巢癌联合治疗新策略
该研究报道了新辅助腹腔热灌注化疗(NHIPEC)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中应用 NHIPEC 可增强肿瘤反应。
2025-03-18
研究揭示近海养殖贝类对微塑料的垂直输运机制
该团队以长牡蛎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沉积物捕集器原位收集了长牡蛎产生的生物沉积物(空壳牡蛎设为对照)。结果发现,生物沉降组中MPs丰度高于对照组,表明长牡蛎具有极强的生物沉降能力。
2024-07-16
Biomaterials : CD40激动剂工程免疫小体调节肿瘤微环境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开发了免疫小体来共同递送αCD40和RRX来治疗癌症。免疫小体在体内表现出明显的肿瘤积累,并表现出αCD40的持续释放。
2024-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