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20年液体活检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2020年12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液体活检即肿瘤无创诊断技术,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攻克肿瘤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2015年液体活检技术被MIT科技综述杂志(MIT Technology Review)评为年度十大突破技术之一。2017年6月,世界经济论坛与《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专家委员会联合选出了2017年度全球十大新兴技术榜单,其中肿瘤的无

2020-12-31

2020年外泌体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2020年12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外泌体(exosome)是由大多数类型细胞分泌的微小膜囊泡。外泌体最早是指多囊泡胞内体(multivesicular endosome, MVE)的细胞区室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直径约30~120nm 的膜囊泡,现特指直径为直径在40~160nm(平均100nm)的膜囊泡。外泌体形成的第一步

2020-12-31

2020年双特异性抗体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2020年12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1960年,A. Nisonoff等人提出了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s)的这一概念。1986 年,Staerz 和Bevan 第一次利用双特异性抗体把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 CTL) 运用于癌细胞溶解实验。在此之后,随着基因工程和抗体工程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不同取得突破,科学家们开发出

2020-12-31

2020年光遗传学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2020年12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2001年,英国牛津大学生理学教授Gero Miesenbck在世界上开创了一种叫做光遗传学的技术:通过基因改造神经细胞,让神经细胞拥表达对光产生反应的蛋白,从而成功地通过光经过基因改造的神经细胞,触发它们的电活动,这意味着可以用光控制神经细胞的电活动。作为光遗传学创始人,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基因改造神经细

2020-12-31

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及新型抗菌药物展望

 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6月报道,目前众多国家提供的数据中,均显示出令人担忧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问题[1],尤其是近几年中,一些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持续升高,已逐渐成为新的全球性公共危机。根据世卫组织披露的两份新报告显示:目前,新抗菌药物制剂研发薄弱,开发中的60个品种并不能大幅改善现有的治疗困境,且很少有新药针对临床上最困难的耐药菌(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菌)。

2020-11-20

限时回放 | 聚焦纳米药物的创新研究与展望,内附首次公开研究成果

此次讲座围绕“肿瘤和糖尿病等病理模型下的纳米药物”,特邀肖计生(研究员,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与孙漩嵘(副教授, 制药工程(绿色制药)系主任,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两位领军讲者,分享其论文精华与实验方法,更包含部分首次公开的研究成果。

2020-11-19

科研人员发表近红外II区荧光影像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展望文章

 荧光影像技术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红外II区荧光(1000-1700nm, NIR-II)成像技术克服了传统荧光 (400-900nm) 面临的强组织吸收、散射及自发荧光干扰,在活体成像中可实现更高的组织穿透深度和时间、空间分辨率,被视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活体荧光影像技术。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

2020-11-12

回首来时路,展望中国梦: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企业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年发展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培育了一批一流科研机构及头部企业。10月22日,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展论坛2020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20周年成果展上,一场以“回首来时路,展望中国梦”为主题的生命科学园企业发展论坛备受关注。

2020-10-24

研究发表近红外II区荧光影像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展望文章

 荧光影像技术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红外II区荧光(1000-1700nm, NIR-II)成像技术克服了传统荧光 (400-900nm) 面临的强组织吸收、散射及自发荧光干扰,在活体成像中可实现更高的组织穿透深度和时间、空间分辨率,被视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活体荧光影像技术。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

2020-09-11

Science展望:COVID-19药物的快速再利用

2020年6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 /——2019年出现了新型急性呼吸道疾病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2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COVID-19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大流行,并继续在全球传播。大多数患者在1至3周内康复。然而,一小部分人(?5%)会发展成严重的疾病,进而发展成急性呼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