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肥胖促进血管新生唤醒休眠肿瘤,从而增加癌症风险

肥胖小鼠的脂肪细胞分泌了更高水平的促进血管生成物质: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2023-02-27

m6A甲基化在抗肿瘤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包括肿瘤内免疫成分并协调肿瘤免疫。TIME的高度异质性使得免疫治疗具有挑战性。肿瘤利用并重塑TIME以避免免疫监视。

2023-03-13

mRNA疫苗出手:只需一剂,即可抵抗HPV相关肿瘤,效果优于DNA或重组蛋白疫苗

这项研究在广泛的对比实验中证明了三种不同的mRNA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治疗效果,其表现均优于基于DNA和蛋白质的常规的gDE7疫苗。这些研究数据支持在临床试验中进一步评估这些mRNA疫苗

2023-03-16

血液肿瘤创新药物优罗华在华上市,革新20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标准

创新疗法的涌现,带给血液疾病患者更多的“治愈”期待,也让患者对创新药物的可及性提高有了更迫切的需求~

2023-03-20

中西医并重 多学科协同肿瘤康复一体化高端论坛圆满落幕

本次论坛吸引了我市近百位康复医疗行业同道的参与,其中既有来自三甲医院的专家,也有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康复治疗师和其他医护人员,共同见证肿瘤康复一体化道路的起步。

2023-03-14

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生物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利用具有天然免疫活性、却仅能在植物体中复制的植物病毒开展肿瘤免疫治疗,巧妙地规避了病原微生物在人体中复制并引起感染的风险。

2023-02-09

Adv Mater: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了基于磁声驱动的CAR-T细胞微型机器人 有望帮助开发精准化的新型抗肿瘤免疫疗法

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基于CAR-T细胞的微型机器人(M-CAR T),该机器人具有磁—声顺序驱动功能。

2023-04-04

《自然》:1600000个肺癌细胞大分析,发现1m㎡肿瘤组织即可预测肺癌术后是否会进展!

这项研究通过一种新颖的空间组学技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微环境做了深度解析,确定了与患者生存相关的分子特征及空间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可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疾病进展的模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决策有重

2023-03-13

华中科技大学刘熙秋团队阐述体外人工ECM的生物物理性质介导肿瘤细胞的可塑性

该论文介绍了用于制造体外人工细胞外基质(ECM)的不同来源生物材料如何通过其生物物理性质模拟肿瘤微环境(TME)的关键特征。总结了不同的生物物理性质如何介导癌细胞的可塑性行为,包括细胞形态、上皮-间质

2023-03-24

Molecular Cancer: 一种长链的RNA-BC069792通过靶向乳腺癌KCNQ4抑制肿瘤进展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女性新增乳腺癌病例约42万例。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方法是早期发现和精确治疗,这取决于对乳腺癌症发病机制的了解。

202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