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长随访数据显示,尽早使用药物控糖,相比仅饮食控制,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0%有关
这项跨越40余年的2型糖尿病队列研究强调,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现血糖问题不要拖,早期采用磺脲类药物、胰岛素、二甲双胍等方式进行强化血糖控制,具有几乎终生的持久影响。
2024-06-21
研究表明:身高与死亡率的联系呈U型,男性身高174cm,女性身高158cm时全因死亡率最低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18-44岁男女平均身高分别为169.7cm和158cm,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加1.2cm和0.8cm。
2024-05-27
利用铜死亡,增强癌症放疗效果:谷战军/晏俊芳团队开发铜死亡纳米胶囊
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铜死亡的新型辐射增敏策略——铜死亡纳米胶囊。研究团队证实了该纳米胶囊在暴露于电离辐射时以受控方式释放铜离子。
2024-09-23
一名镰状细胞病患者在碱基编辑临床试验中死亡,Beam公司称死亡事件与碱基编辑无关
2023年12月,美国FDA批准了首个CRISPR基因编辑疗法Casgevy上市,用于治疗治疗12岁及以上伴有复发性血管闭塞危象的镰状细胞病(SCD)患者。
2024-11-10
Nature | 从胚胎发育到病理状态:铁死亡如何协调大规模细胞死亡
通过对铁死亡的研究,该研究揭示了其通过触发波在长距离内传播的机制,强调了ROS反馈环路在这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2024-07-18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由村医主导的控压措施,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发病和全因死亡风险
结果说明,无论是年轻高血压患者,还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由村医主导的多方面强化血压干预模式,都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
2024-06-25
Cell子刊:抗体纳米凝胶偶联物,诱导癌细胞铁死亡
为了使IKE具有PD-L1靶向性,研究团队使用了抗体纳米凝胶偶联物(ANC)平台,将PD-L1抗体偶联到纳米凝胶(Nanogel)上,纳米凝胶封装了未修饰的IKE。
2024-12-06
研究发现在翻译水平调控T细胞死亡的关键因子
该研究筛选并鉴定出FAS介导的T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关键调控蛋白AMBRA1,揭示了AMBRA1在翻译水平控制TCR信号传导、T细胞周期和T细胞死亡的新机制。
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