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款候选药合力抗击肺癌 半年来70项研究获批临床
6月17日,FDA加速批准默沙东的重磅PD-1抑制剂Keytruda用于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这意味着这款重磅癌症免疫疗法现在可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SCLC两种肺癌的最主要类型。肺癌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导致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针对肺癌患者的新药研发也成为了热门领域。尤其是靶向治疗时代,已有19种肺癌靶向新药相继获批,其中在中国上市的新药有9款如吉非替尼、阿法替尼
艾伯维/罗氏重启Venclexta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研究
一连串的试验性死亡事件迫使艾伯维和罗氏停止Venclexta多发性骨髓瘤试验的招募工作。美国FDA更是在今年3月发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Venclexta死亡风险较高的安全警告。(详见:患者死亡率超20% 美FDA叫停艾伯维多发性骨髓瘤试验)不过在采取相应措施以及提高安全性之后,两家制药商表示将重启该药的临床研究。日前,在艾伯维和罗氏同意采取新的风险缓解措施后,美国FDA取消了对Ven
我国重组人凝血因子Ⅷ/IX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发布
6月1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和重组人凝血因子Ⅸ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以规范和指导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和重组人凝血因子Ⅸ制品临床试验的实施,促进该类制品的良性发展。血友病是一种凝血因子缺乏的遗传性疾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为相应因子的替代治疗,已上市产品主要是血源性凝血因子和基因重组类凝血因子。药物综合数据库PDB显示,随着更多血友病患者趋向选择
百济神州公布替雷利珠单抗中国患者关键性2期临床研究更新结果
百济神州今天在第24届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年会上以海报的形式公布了一项其在研抗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R/R)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中国患者的关键性2期临床研究更新结果。EHA年会于6月13日至16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临床结果概述摘要编号:PF469这项单臂、多中心的替雷利珠单抗作为单药治疗R/R cHL中国患者的关键性2期临床研究(cl
信达生物公布IBI305临床研究关键数据
信达生物制药宣布,在第55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 (ASCO) 上以海报 (poster) 的形式公布IBI305(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对比贝伐珠单抗用于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试验数据 (NCT02954172)。IBI305是重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原研药贝伐珠单抗已被获批用于治疗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在
首个诺如病毒四价疫苗获批进入临床研究
5月30日,采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巴斯德所”)核心技术开发的四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作为国家I类预防性生物制品正式进入临床研究。诺如病毒是急性病毒性胃肠炎的头号病原,全球每年有约6.85亿人次感染和逾21万人死亡。近年来,我国诺如病毒感染频发,且逐年上升,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突发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但相关疫苗的研发一直是国际性难题。上海巴斯德所
罗氏Perjeta+赫赛汀+化疗方案III期研究随访8年总生存期提高16个月
2019年06月06日讯 /生物谷BIOON/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近日在芝加哥举行的201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了乳腺癌III期临床研究CLEOPATRA的最新数据。该研究是一项国际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共入组了808例既往未接受治疗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mBC)患者以及在先前辅助或新辅助治疗后病情复发的HER2阳性mBC患者,评估了Perjet
Fluidigm公司Advanta™ RNA Fusions NGS Library Prep Assay加速转化医学和临床癌症研究
基于自动化、纳升级的文库制备流程,提供最全面的商业化癌症基因融合NGS检测方案。为了推动转化医学和临床癌症研究的进展,Fluidigm公司近日发布了Advanta™ RNA Fusions NGS Library Prep Assay检测体系,这项技术可针对实体肿瘤和血液肿瘤中超过380个基因融合位点进行检测,通过简便高效的自动化NGS文库制备流程,轻松赋予了研究人员从多种癌症类型中准
荣昌生物ADC新药RC48临床研究成果将闪耀美国ASCO年会
6月3日壁报讨论尿路上皮癌II期临床数据 201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将于5月31日至6月4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荣昌生物制药(烟台)有限公司(RemeGen)将应邀参会,并将于6月3日下午1:00-4:00进行“RC48-ADC治疗HER2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II临床研究”的研究成果壁报展示,4:30-6:00进行壁报交流讨论。在2018年ASCO会议上,荣昌生物
真实世界研究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临床疗效是中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如何利用现代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等国际临床研究通行的原则和方法,构建适宜中医自身诊疗特点、科学规范和可行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是中医药干预措施与临床结局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的研究[2]。中医自古就十分注重疗效评价,纵观历代中医经典着作,不难发现中医对疗效的判定主要体现在对治疗前后症状的对比和对病机 ( 证候) 转化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