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孕酮和脂联素受体可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细胞功能和葡萄糖稳态
近年来,陈雁研究组发现PAQR9通过与BAG6的DUF3538结构域相互作用参与内质网蛋白质量控制。此外,PAQR9可通过调节肝脏细胞的转录因子PPARα的稳定性,参与饥饿诱导肝脏酮体生成和脂肪酸氧化
研究揭示植物helper免疫受体细胞膜定位和抗病小体形成的机制
植物依赖细胞内免疫受体NLR识别病原菌分泌进入胞内的效应因子(effector),并触发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免疫。NLR蛋白根据其N末端结构域可分为三类&m
Science子刊:抑制TREM2细胞受体可提高髓样细胞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抗肿瘤功能
尽管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期间,TREM2在大脑小胶质细胞功能中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是TREM2细胞受体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功能是未知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Rui Sun及其研究团队
Nat Commun:一种特殊的免疫细胞受体或与人类哮喘及炎性肺部疾病相关
来自克利夫兰诊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抑制免疫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或许有望提供治疗人类严重哮喘的新型策略。
奥胡斯大学新发现颠覆以往认知:抗原只需结合一个受体就能激活B细胞!
这项发现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免疫学领域,对于一般细胞生物学而言,这项研究也为人们了解细胞表面受体如何将信号发送到细胞内提供了新的思路。
Cancer Cell | 林东昕/吴晨团队揭示推动食管癌前病变到食管癌演进的全新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互作机制
食管鳞状细胞癌是我国高发的癌症,每年50%的新发病例在我国。由于目前食管癌的早期发现相当困难,导致患者预后差,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20%~30%。
Nature:纤维状肌动蛋白作用于细胞核中的雄激素受体,促进男性性特征的呈现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来自德国弗莱堡大学和基尔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肌动蛋白作用于细胞核,部分负责男性性特征的呈现。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3月2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曾坚阳团队开发预测T细胞受体和抗原表位互作的AI模型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曾坚阳团队开发了TEIM模型,通过小样本学习(Few-shot learning)的思想来准确预测TCR-epitope在残基水平的相互作用和结合信息。
深圳先进院严飞团队通过超声分子成像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评估肿瘤转移潜力
为了实现对肿瘤EMT变化的在体检测,研究团队对处在不同EMT状态的早期荷瘤小鼠和晚期荷瘤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了E-cad-GVs/N-cad-GVs超声分子探针,并对肿瘤进行超声分子成像检测。
Science:揭示迷幻药通过激活细胞内5-HT2A受体来促进神经可塑性
位置、位置、位置是迷幻药的关键,迷幻药可以通过迅速重建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来治疗精神疾病。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让神经元内部的血清素2A受体(serotoni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