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临床试验证实,BTK抑制剂可以延缓非复发性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残疾进展
在非复发性继发进展型MS患者中,BTK抑制剂tolebrutinib相比安慰剂,能够将持续至少6个月内的确认残疾进展(CDP)风险降低31%。
海内外华人学者合作揭示,RNase1可与野生型ALK结合并激活促癌信号通路
现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靶向药对RDAA阳性NSCLC患者的初步治疗应答可观,9例患者中有5例达到缓解(含2例完全缓解)。
BMJ:哈佛团队发现,每周吃142克黑巧克力的人,患2型糖尿病风险下降21%
研究表明,每周吃5份及以上黑巧克力的受试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了21%;而吃牛奶巧克力与2型糖尿病无关,但与体重增加呈正相关。
空闲时间锻炼才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关键
无论职业体力活动水平如何,空闲时间的锻炼都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一发现为全球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提醒我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不要忽视了休闲时间的锻炼。
J Sci Food Agric研究发现生普熟普茶多酚在对抗肥胖上各显神通,关键和肠道菌群“肠型”有关!
研究发现,生普和熟普茶多酚均可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改善代谢和炎症,调节肠道菌群肠型。二者作用效果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或与肠型有关,为生普和熟普茶多酚用于肥胖干预提供依据。
港大团队首次发现,低剂量阿司匹林与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风险降低42%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阿司匹林或能将患胰腺癌风险降低42%,将胰腺癌相关死亡风险降低57%;而且,阿司匹林对胰腺癌发病的保护作用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状况和血糖控制无关。
年轻时确诊2型糖尿病,痴呆风险更高?PLOS ONE:肥胖让问题更复杂
本文的研究结果强调了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的重要性,并建议针对肥胖的干预措施(如饮食调整、锻炼或药物治疗)可能有助于预防年轻2型糖尿病患者患上痴呆症。
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研究发现:血清1,5-脱水葡萄糖醇可有效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在严格范围内时间的达标情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清1,5-AG与TITR显著相关,可利用血清1,5-AG有效识别TITR的达标情况,从而对HbA1c及TIR达标或接近达标的这部分患者提供额外的血糖信息。
Cell综述展望:王二涛团队提出“共生基因组育种”新概念,利用微生物培育“气候智能型作物”,以应对粮食危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
通过精准调控植物微生物群落,培育“气候智能型作物”(climate-smart crops),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Diabetes:空气污染物的暴露或与机体对2型糖尿病的易感性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来自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暴露于空气污染与机体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之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