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Lancet子刊超8万人7年随访研究:晚上睡觉别开灯!夜间光照越亮,2型糖尿病风险越高,最高增加67%!

研究表明,夜间光照较亮和生物节律紊乱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避免夜间光照可能是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的一种有效策略。

2024-07-27

氨基酸转运体SLC7A5调节小鼠肠道细胞增殖

本研究通过引入mTORC1信号通过敲除肠上皮细胞中的氨基酸转运体SLC7A5而减少的遗传模型,进一步证明了mTORC1信号在肠道内稳态中的作用。

2024-05-02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揭示CD4+ T细胞IL- 6/gp130信号通路驱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

本研究结果表明,CD4+ T细胞中的gp130/IL- 6信号在PH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并提示IL- 6阻断联合现有治疗可能对PAH患者有效。

2024-05-10

衰老样巨噬细胞通过分泌IL-10介导雄性小鼠终板硬化血管生成

研究者提出,血管生成、破骨细胞活性与成骨细胞活性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共同引发了终板硬化。一旦血管生成受阻,破骨与成骨活动亦随之受限。

2024-05-01

Science:揭示噬菌体PP7削弱铜绿假单胞菌毒力的新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可引起血液、肺部感染的细菌,偶尔也会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

2024-04-24

融资5700万美元,张锋新公司推出多重表观基因编辑平台,可同时7次表观基因编辑

众所周知,表观遗传学是基因组的“软件”,通过改变基因的可及性而不改变DNA序列来调控基因表达。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共同作用,打开或关闭基因,从而决定基因的表达水平。

2024-05-08

NATURE IMMUNOLOGY:IL-23可稳定肿瘤微环境中的效应 Treg 细胞程序

研究人员系统地研究了小鼠和人类TMEs中IL-23的细胞来源和感应器,旨在了解IL-23原癌基因功能的机制,为癌症中靶向 IL-23/IL-23R 轴可能是激发抗肿瘤免疫的假设提供支撑数据。

2024-03-02

BioNTech团队发现,IL-2的mRNA可以让隐身的癌细胞显形

研究者们使用LPP纳米递送平台封装了IL-2 mRNA(且融合了人血清白蛋白),将mRNA精准递送到肝细胞再翻译为IL-2蛋白,显著延长了IL-2半衰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24-03-18

清华大学研究发现,7小时睡眠最延寿,睡多睡少都加速衰老

结果表明,过长过短的睡眠时间都可能加速表型年龄,运动水平显著调节睡眠和衰老之间的关系,对于睡眠时间较长的人来说,持续进行定期运动会带来益处,而睡眠时间较短且运动量大的人,则表现出表型年龄较高的趋势。

2024-03-27

BioNTech创始人发表Cancer Cell论文:表达IL-2的mRNA疗法恢复癌症中T细胞新抗原免疫

研究表明,当IL-2与肿瘤靶向的单克隆抗体(mAb)联合使用时,MHC-I缺陷型肿瘤对IL-2治疗有反应,并且mAb/IL-2治疗克服了MHC-I缺陷型肿瘤的治疗耐药性。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