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P共递送mRNA和siRNA,构建PD-1被抑制的超级CAR-T细胞
这些“超级”CAR-T细胞在完成其功能后,可以恢复正常患者T细胞的功能,大大限制了由于CAR表达和PD-1抑制而产生的脱靶效应。
利用经过基因改造的益生菌引导CAR-T细胞有望成为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实体瘤的通用平台
几年来,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利用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靶向血细胞表面上的特定抗原来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但事实证明,利用CAR-T细胞靶向实体瘤(如乳腺癌和结肠癌)是特别困难的。
Polym Advan Technol:一种新型聚合物化合物可将质粒DNA高效导入漂浮的T细胞中,为构建新一代CAR-T细胞铺平道路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东京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聚合物,它能在嵌合抗原受体(CAR)T 细胞(CAR-T)疗法(一种治疗血癌的关键细胞疗法)中有效地将质粒 DNA 运送到 T 细胞中。重
合源生物宣布首个中国原研CD19 CAR-T产品源瑞达®(纳基奥仑赛注射液)获批上市,为复发难治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带来突破性治疗选择
纳基奥仑赛注射液的上市,将在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的便捷性上给成人r/r B-ALL患者带来突破性的临床治疗选择。
CAR-T细胞治疗先驱获引文桂冠奖,接连获得诺奖风向标认可
今年的获奖者来自癌症治疗、人类微生物组、合成生物学、纳米药物递送、基因测序、睡眠等领域,值得一提的是,CAR-T细胞治疗先驱 Carl H. June 和 Michel Sadelain 几天前刚获得
Clin Cancer Res:科学家开发出用于诊断早期卵巢癌的新型血液检测技术
来自Norris综合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血液检测手段,其能检测在血液中循环的特定核酸,这种简单的血液检测手段或会比现有的检测手段更加准确地确定盆腔肿块是良性的还是癌变。
获得诺奖后,mRNA技术的下一程:广阔前景与未来趋势
在未来的几年里,mRNA、细胞内载体和体内递送系统的快速发展,加上深入的生物学和临床洞察力和直觉,应该会为许多无法通过其他治疗方式轻易满足的临床需求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预防CAR-T诱导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兴杰课题组、吴雁课题组合作,在预防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诱导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
研究人员开发基于单分子测序平台的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
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是指对一个单细胞同时检测多个组学层面(例如基因组、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测序技术。这类技术可以更系统、全面地探索细胞异质性以及同一个细胞内的不同组学层面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更深入
共谋高水平创新高质量发展 2023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开幕
10月19日,中国生物医药界国家级盛会——2023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开幕。近30位院士、300余位重磅专家、1000余名专家学者、近20家世界500强跨国药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