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最新Nat Med科学解读:我国50岁后的健康工作寿命期望值为6.87年,且具有明显个体差异

这项研究不仅填补了中国在健康工作寿命领域研究的空白,更为决策者提供了制定政策时不可或缺的科学参考。它提醒我们,在讨论延迟退休这一敏感议题时,必须考虑到个体差异,尤其是健康状况和工作环境的多样性。

2024-08-08

个体化肺癌新模型助力肿瘤精准治疗

研究团队开发了基于微量上样策略的液滴微流控技术和具有良好原代细胞生物相容性的水凝胶材料,解决了多种原代细胞共培养活性维持的关键问题。

2024-05-08

炎性肠病或许在个体出生时就能被检测到!

炎性肠病的主要特点为机体免疫系统过度活跃,从而就会导致肠道慢性炎症发生,进而就会导致持续性腹泻、腹痛和疲惫等。

2024-10-20

Science:科学家识别出机体免疫细胞内部运作的关键差异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技术仔细观察了这些细胞,结果发现,细胞毒性T细胞的亚细胞空间组织(研究者将其称之为细胞结构)对其命运有着重大影响。

2024-06-15

科学家发现,卡介苗引起的先天免疫训练可以促进衰老个体髓鞘再生

研究找到了衰老相关的小胶质细胞功能的调控因子,并且证明可以通过先天免疫重编程来预防这种衰老相关的功能衰退。

2024-08-17

Science:调节黏连蛋白轨迹可以使得Pcdhα基因簇在不同神经元中差异表达

这项新的研究表明,多个增强子、边界序列元件、基因组位置、黏连蛋白动态和表观遗传沉默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调节的机制,这些机制可促进或克服体内 Pcdhα 基因固有的基因组距离选择。

2024-08-01

科研人员揭示共情行为性别差异的神经机制

研究发现,在目睹同伴经历疼痛时,同伴的体液气味在雌雄小鼠中激活了不同的神经环路;在雌性小鼠中激活的PiC→PrL环路引起共情性社交亲近行为;在雄性小鼠中激活的PiC→MeA环路引起共情性自我梳理行为。

2024-03-31

Neuron丨段树民/虞燕琴团队揭示大脑如何调控性别差异性的攻击行为

VMHv1是否需要通过pSI完成攻击行为? 如果pSI是VMHv1的下游,那么VMHv1是如何通过pSI这一控制泛攻击行为的脑区实现调控性别二态性攻击行为的呢?

2024-07-18

PLoS Genet:科研团队揭示了遗传因素在决定素食是否适宜个体时的重要作用

研究者建议,对于那些与钙质吸收、睾酮水平及肾功能相关的特定遗传变异携带者,应考虑进行基因检测,并据此调整饮食习惯。

2024-07-19

Cell | Cheng-Zhong Zhang/鲍春旸等揭示X染色体突变和癌症的性别差异之间的联系

该研究首次阐明一个可以解释癌症性别偏差的基因组变异,首次证明一个体细胞变异可以逆转X染色体失活(这一过程在女性胚胎发育期间启动后一直稳定保持)。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