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1700万人群研究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个体有更高的患哮喘风险,反之亦然

研究结果显示,哮喘患者比非哮喘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高出28%,而2型糖尿病患者则比非2型糖尿病患者患哮喘的可能性增加了两倍。

2024-09-17

科研人员揭示共情行为性别差异的神经机制

研究发现,在目睹同伴经历疼痛时,同伴的体液气味在雌雄小鼠中激活了不同的神经环路;在雌性小鼠中激活的PiC→PrL环路引起共情性社交亲近行为;在雄性小鼠中激活的PiC→MeA环路引起共情性自我梳理行为。

2024-03-31

内脏脂肪过多虽是亚洲人代谢病的独立风险因素,但不足以解释亚洲不同人群之间的代谢病差异

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马来人和印度人中远超华人,肥胖:49.9% vs 40.6% vs 14.2%,2型糖尿病:13.4% vs 17.3% vs 4.8%,发病率差异高达3-4倍。

2024-09-06

npj Precis Onc:成功揭示胰腺癌细胞的差异或有望帮助开发更有效的癌症免疫疗法

来自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胰腺癌细胞或许会因其在胰腺中的位置而存在不同,这或许就揭示了关于肿瘤的新信息,从而有望帮助开发出更好地胰腺癌靶向性疗法。

2024-05-13

个体化新抗原癌症疫苗联合PD-1抑制剂果然身手不凡

本次公布结果的GNOS-PV02临床I/II期研究,共纳入了36例已接受过仑伐替尼/索拉非尼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

2024-04-13

Nature: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的研究人员揭示雄激素在性别差异塑造中的精密调控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深入揭示了雄激素在塑造性别差异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2024-04-15

端粒长短有染色体特异性,不同染色体间不仅差异极大,而且出生就定了

今天要介绍的研究来自端粒领域的大牛学者Carol Greider,这位牛逼的女科学家研究端粒已经有三十多年,端粒酶就是她的发现,这些工作为她带来了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不到50岁就得奖了好

2024-04-22

研究表明:肥胖率具有年龄差异性,控制新陈代谢和食欲的神经元形状会随年龄发生变化

在一般人群中,BMI的分布就像一个钟形曲线,最常见的是BMI在23.5到24.5之间。按照中国人的标准来看,有34.8%的人超重,14.1%的人肥胖。

2024-05-20

Acta Pharm Sin B:中山大学的研究者们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多维平台

本研究数据表明晚期肝癌临床-lenvatinib耐药患者的生存率仍然很低,迫切需要新的联合治疗。研究者在这里描述了一个多维的高通量筛选平台,用于在临床环境中识别有效的药物敏感性。

2024-03-29

最新Neuron研究揭示:两性基因的神经环路不同导致共情行为存在性别差异

看完本文,下次当你再听到“多喝热水”的建议时,或许可以理解为这是男性基因编码的独特关怀方式~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