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多吃ω-3,宝宝不容易得 1 型糖尿病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通过母乳喂养摄入ω- 3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婴儿患 1 型糖尿病的风险。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 2,000 万人罹患 1 型糖尿病,在美国,就有超过一百万人被诊断出患有此病。1 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攻击所谓的β细胞。β细胞负责生成胰岛素,而胰岛素则是降低血液中血糖水平所必需的。因此,1 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内无法产生胰岛素,必须通过人工注入才能得以生存。1
新发现:白藜芦醇竟然对糖尿病人有这样的好处!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物学在血管疾病 2017 科学会议上提供的摘要,白藜芦醇是一种在红葡萄酒,花生,浆果和红葡萄皮中发现的天然化合物,可能会降低一些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这增加了新的证据,可能会带来扭转与老龄化发生的血管异常的干预措施,并且在 2 型糖尿病和肥胖人群中更为显着,” 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大学医学院血管生物学部门的研究和负责人 Naomi M. Hambur
Cell Metab:鉴定出调节β细胞生长的分子通路,有助开发出新的糖尿病疗法
图片来自Cell Metabolism, doi:10.1016/j.cmet.2017.04.0142017年5月7日/生物谷BIOON/---胰腺β细胞通过产生胰岛素而有助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β细胞受损和丢失会干扰胰岛素产生,从而导致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产生。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首次利用单细胞RNA测序绘制出调节β细胞生长的分子通路,从而可能利用这些分子通
肉桂功能多多,你知道吗?
2017年5月7日/生物谷BIOON/---2017年5月7日/生物谷BIOON/---肉桂(Cinnamomumcassia Presl)为樟科(Lauraceae)植物,是一种常用中药,性大热,味甘辛,具补阳,温肾,祛冷,通脉,止痛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补火助阳,散冷止痛,活血通经等。其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和肉桂酸。肉桂可以补元阳,还能暖脾胃,除冷积,通血脉之功,肉桂当中含有非常多的桂皮醛,对于中枢神
糖尿病研究新发现——引发 2 型糖尿病的“根源”!
根据 UCL 主导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科学家们通过确定人类基因组上 111 个新的染色体位置(“基因位点”),更进一步理解了引发 2 型糖尿病的基因学原因。2 型糖尿病是世界上最广泛和最具破坏性的代谢紊乱症,以前只有 76 个位点被认知和研究。在非洲裔美国人口中发现这些位点很少,其 2 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几乎是欧洲裔美国人口的两倍(19%VS10%)。在由该研究小组确定的其他 111 个位点中
梳理脂肪肝最新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病因比较复杂,目前临床上认为肥胖、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不当的饮食与生活方式以及锻炼不足等均是其致病原因,但对其发病具体机制仍缺乏了解,对应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基于此,小编针对近年来脂肪肝(尤其是NAFLD)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一番盘点,以飨读者。
调节血糖的神奇微生物-益生素(post-biotics)
【益生素(post-biotics)可帮助肥胖者避免糖尿病】你可能听说过益生元和益生菌,现在你将更多听到的是益生素(post-biotics)。注:post-biotics还未有正式译名,暂叫益生素,也有的称其为活生素。麦克马斯特大学的
科学发现控制血糖、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受体!
根据“FASEB 杂志”在线发表的研究,科学家已经发现通过在 BAT 细胞上采用两种受体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增加了代谢增强的棕色脂肪组织(BAT)(“好”脂肪)的量。两种受体 TRPM8 和 TRPP3 都与人类中 BAT 的产生有
糖尿病人数不断攀升,青少年也不例外
据报道,患 1,2 型糖尿病的儿童以及青少年人数正在逐渐增多,研究报告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在美国,诊断出糖尿病的人数约 2910 万,其中未满 20 岁的约有 20.8 万。这是首次着眼于年轻人患糖尿病的研究。
Cell Rep:揭示STAT3基因的一种激活突变导致新生儿糖尿病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STAT3基因发生的一种突变导致胰腺发育缺陷和婴儿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