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生物谷推荐:9月必看的重磅级研究Top10

  1. CAR-T细胞
  2. HIV
  3. 维生素D
  4. 血细胞
  5. 阿尔兹海默病
  6. 风险

来源:本站原创 2020-09-26 12:05

转眼间9月份已经接近尾声了,这个月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一下呢?小编根据本月新闻的类型、热度和研究领域筛选出了本月的重磅级研究Top10,与大家一起学习。图片来源:SIAT【1】Nat Med:开发出靶向HIV病毒库的Dual-CAR-T细胞,为治愈HIV感染奠定基础doi:10.1038/s41591-020-1039-5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

转眼间9月份已经接近尾声了,这个月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一下呢?小编根据本月新闻的类型、热度和研究领域筛选出了本月的重磅级研究Top10,与大家一起学习。

图片来源:SIAT

【1】Nat Med:开发出靶向HIV病毒库的Dual-CAR-T细胞,为治愈HIV感染奠定基础

doi:10.1038/s41591-020-1039-5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拉根研究所、宾夕法尼亚大学和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新型双CAR-T(Dual CAR T cell, Dual-CAR-T)细胞免疫疗法可以帮助对抗HIV感染,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

Riley说,“这项研究强调了对T细胞改造方式的相对直接的改变如何导致它们的效力和持久性发生巨大变化。这一发现对使用T细胞来对抗HIV和癌症具有重要意义。”全球HIV流行影响着全世界3500多万人。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是一种日常治疗方法,可以控制但不能治愈HIV感染。然而,对于许多HIV感染者来说,获得和终生坚持每日疗程是一个重大挑战。HIV治愈的一个主要障碍是病毒库,即隐藏在受感染细胞基因组中的HIV拷贝。如果停止ART治疗,这种病毒能够迅速制造新的HIV拷贝,最终导致艾滋病(AIDS)的发生。

【2】Cell Res:突破!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SARS-CoV-2或能潜在感染人类神经祖细胞和大脑类器官!

doi:10.1038/s41422-020-0390-x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香港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SARS-CoV-2或能感染人类的神经祖细胞和大脑类器官。SARS-CoV-2会诱发COVID-19,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截至2020年8月3日,全球有超过1700万COVID-19患者,其中有超过686,703名患者发生了死亡。

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而且临床症状与SARS感染非常相似,然而,COVID-19患者也会经常报告头痛、失眠、老年痴呆、意识混乱、癫痫和大脑疾病等多种神经性症状。一项对武汉214名入院治疗的COVID-19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36.4%的患者和45.5%的重症病例都出现了神经性的症状,此外,在法国和德国进行的研究也都发现,84.5%和36.4%的COVID-19患者出现了大脑感染病毒的状况。然而,目前并没有实验证据表明SARS-CoV-2能在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引起感染。

【3】EbioMedicine:新发现!通过摄入生酮饮食或能帮助降低肠道真菌所诱发的阿尔兹海默病风险!

doi:10.1016/j.ebiom.2020.102950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bioMedicine上题为“Gut mycobiome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diet, gut bacteria and alzheimer's disease markers in subjec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 pilot stud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维克森林大学浸礼会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肠道中特定的真菌或与个体阿尔兹海默病患病风险增加直接相关,而且通过摄入改良的地中海饮食方式或能以一种有益的方式来改善轻度认知损伤个体患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

研究者Hariom Yadav教授说道,本文研究揭示了,通过摄入地中海生酮饮食或能调节轻度认知损伤(MCI)个体肠道中与肠道菌群共生的特殊真菌。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单一中心、随机的双盲交叉试点研究,对参与者进行为期6周的改良版地中海生酮饮食干预或执行美国心脏协会的饮食策略,在生酮饮食策略干预之前好之后,研究者对17名老年人群进行研究,通过对真菌rRNA ITS1基因进行测序来识别肠道微生物组中的特殊群体,这17名老年人包括11名被诊断为轻度认知损伤的个体和6名健康状况的个体,研究人员旨在确定机体脑脊液中阿尔兹海默病生物标志物和肠道菌群之间的关联。

【4】JAMA Network Open:机体缺乏维生素D或会增加个体患COVID-19的风险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0.19722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AMA Network Ope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COVID-19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后揭示了机体维生素D缺乏和个体感染SARS-CoV-2风险之间的关联。

医学博士David Meltzer表示,维生素D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发挥至关重要,此前研究表明,维生素D补充剂或能有效降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风险;而本文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D的补充或许有望治疗SARS-CoV-2的感染。文章中,研究人员对489名患者进行研究,在这些患者被诊断为COVID-19之前一年内其分别进行过机体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结果发现,相比机体维生素D水平充足的个体而言,未经治疗的维生素D缺乏(< 20ng/mL)患者患COVID-19的可能性几乎是前者的两倍。

【5】Cell:在人类基因组中识别出7000多个控制血细胞特性的遗传区域 有望预测人群患罕见和常见血液疾病的风险

doi:10.1016/j.cell.2020.08.008

如今两项大规模的遗传研究已经识别出了影响机体血细胞重要医学特性的大部分遗传突变,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桑格研究院等来自全球101家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成千上万名参与者进行研究,在人类基因组中识别出了7000多个区域或能控制血细胞的特性,包括红细胞和白血胞的数量等。

文章中,研究人员首次解释了一个人的遗传组成如何诱发其患上血液疾病,相关研究结果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在临床中利用遗传评分工具来预测个体患血液障碍的风险。血细胞在人类健康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包括机体免疫反应、氧气的转运、形成凝血来预防伤口血液流失等,而诸如贫血症、血友病和血液癌症等血液障碍或许是引发全球人群健康的重要负担。其中很多疾病被视为正常生物学状态的极端情况,比如贫血,患者机体往往会因为红细胞过少而诱发机体供氧不足,这些极端情况或许也是机体DNA发生微小突变所造成的,而其中一些突变还会增加个体患病的风险。

图片来源:PNAS, 2020, doi:10.1073/pnas.2008615117

【6】PNAS:将免疫毒素一分为二发挥作用或有望精准狙杀癌细胞且不损伤健康细胞的功能

doi:10.1073/pnas.2006603117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将一种抗癌药物一分为二,然后分别给予癌细胞或能有效减少其危及生命的副作用,还能保护健康非癌变的细胞不受影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将免疫毒素分为无活性和良性两部分,或有望为未来开发治疗癌症的靶向性疗法奠定一定的基础。

免疫毒素能将免疫物质与毒素相结合,免疫物质能吸附癌细胞,从而促进毒素进入到癌细胞中并狙杀癌细胞,同时还不会损伤附近的健康细胞;这项研究是作为一项概念验证研究而进行设计的,但研究者却发现,他们能在实验室的细胞培养液和小鼠体内的癌细胞中重建这种功能性的毒素。

科学家们对癌症疗法的研究如今已经帮助开发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疗法,其不仅能破坏癌细胞,还会损伤健康非癌变的细胞,而且这种破坏作用还会产生危及生命的副作用;研究者Dmitri Kudryashov说道,但问题在于我们并不想杀灭健康细胞,而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仅仅杀灭癌细胞而不影响健康细胞的功能。

【7】Liver Transpl:重磅!科学家在猪的淋巴结中成功培育出了功能性的肝脏组织!

doi:10.1002/lt.25872

肝脏中的主要功能细胞—肝细胞是一种天然的再生细胞,而淋巴结是促进其繁殖的“温床”,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Liver Transplanta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匹兹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患有肝脏的大型动物或能利用其自身的肝细胞在淋巴结中生长出一个新的肝脏,下一步研究人员计划进行人类临床试验。研究者Eric Lagasse博士表示,这一切或许与重要的位置有关,如果肝细胞抵达了准确的位置并且需要肝功能的话,其就会在淋巴结位点形成异位肝脏组织;肝脏中的细胞通常情况下会进行自我补充,但其却需要一个健康营养的环境来进行再生,然而在肝脏疾病晚期,患者机体的肝脏会被疤痕组织所束缚,并因细胞毒性太强而无法自我恢复。

机体的肝脏会不断进行再生,而肝细胞也会尝试修复其原来的肝脏组织,但因为各种原因其常常无法发挥作用,最终发生死亡。大约在10年前,研究者Lagasse注意到,如果将健康的肝脏细胞注射到小鼠的淋巴结中,其就会大量繁殖并形成一个辅助的肝脏组织来接管因遗传原因而引起功能失调的原有肝脏的任务,但小鼠体型较小,研究人员需要利用大型动物进行研究来分析是否能够生长出一个有意义的次级肝脏组织俩克服肝脏疾病。

【8】JAMA Netw Open:无论总体饮酒量如何 喝酒断片儿会明显增加个体患痴呆症的风险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0.16084

患有酒精使用障碍的个体往往患痴呆症的风险较高,而且酒精滥用是成功预防痴呆症的一个作用靶点,酒精会诱发大脑萎缩并伴随神经元的缺失,特别是大脑额叶皮层;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低血糖症、癫痫和抑郁症都是诱发痴呆症的风险因素,此外,酒精对痴呆症的影响或许是间接的,其会通过将大量酒精摄入与痴呆症关联起来的多种疾病来体现,比如肝肾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冠心病等。

目前有研究证据表明,饮酒作为痴呆症发生的风险因素通常与个体整体的饮酒状况有关,然而研究人员并不清楚酒精引起的大脑意识丧失在痴呆症发生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AMA Network Open上题为“Association of Alcohol-Induced Loss of Consciousness and Overall Alcohol ConsumptionWith Risk for Dementia”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酒精诱发的意识丧失及总体饮酒状况与个体患痴呆症之间的关联;此外,研究者还揭示了是否14种潜在的酒精相关疾病会介导酒精诱发的意识丧失与痴呆症事件之间的关联,这些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等。

【9】Cancer Res:不可思议!生长激素水平的升高或会增加机体患多种癌症的风险!

doi:10.1158/0008-5472.CAN-20-1281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将近40万英国人群进行研究后揭示了生长因子IGF-1水平的升高与人群甲状腺癌风险增加之间的关联,此外研究者还证实了此前研究所发现的IGF-1水平升高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风险增加的关联。相关研究结果或能帮助开发抵御癌症的新型预防性策略,包括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等;IGF-1,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其能帮助支持正常细胞生长和发育,如果其功能失调的话或许就会诱发癌症;本文研究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全面的一项分析IGF-1水平与癌症风险之间关联的研究;研究人员对在2006-2010年期间收集自英国生物样本库中近乎40万分血液样本中的血清IGF-1的水平进行了分析。

利用NHS截止到2016年的数据记录,研究人员就能够确定哪些样本捐赠者在平均7年的时间里患上了30种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研究者表示,共有23,412(5.9%)名参与者患上了恶性癌症,为了分析IGF-1的水平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研究人员调整了统计学分析,并修正了一系列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地理区域、体育锻炼、吸烟、饮酒和激素替代疗法(针对女性)等。研究者Anika Knuppel说道,这样研究中我们扩展了癌症的研究范围,纳入了一些很少被研究且不太常见的癌症类型,这就能够帮助我们在英国队列研究中确定人群机体中IGF-1的水平与其患甲状腺风险之间的关联。

【10】PNAS:治愈HIV感染有戏!一种抗生素分子可让免疫系统杀死被HIV感染的人体细胞

doi:10.1073/pnas.2008615117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Painter与密歇根大学的Kathleen Collins博士及其同事们合作,着手通过靶向一种称为Nef的蛋白来寻找一种杀死HIV的武器。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PNAS期刊上;1998年,Collins发现,HIV利用Nef来逃避人体的免疫系统,具体而言就是人体细胞表面上的一种称为MHC-I的蛋白可让免疫细胞知道它已被感染,需要加以消灭,然而Nef掩盖MHC-I的功能,让MHC-I失去功能,这样受到HIV感染的人体细胞就能够增殖。

这项新的研究试图确定是否有一种FDA(即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的药物或分子可以破坏Nef,恢复MHC-I的功能,并允许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特别是称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细胞,识别HIV感染的细胞并消灭它们。Painter说,“我们一开始筛选了由20万个小分子组成的文库,发现没有一个能抑制Nef。”他们并不死心,找来了密歇根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所的David Sherman博士。(生物谷Bioon.com)

更多精彩阅读:

生物谷推荐:8月必看的重磅级研究Top10

生物谷推荐:7月必看的重磅级研究Top1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